ID: 23883723

第二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二)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课件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2973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二,统编,经济,必修,选择性
    单元质量检测(二)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如图为全国出土先秦、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单位:件)对比图。这表明秦汉时期 (  ) A.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B.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2.中国远古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如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起落有后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  ) A.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 B.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 C.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 D.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 3.从目前已发现的两汉冶铁遗址来看,绝大多数遗址都在矿山附近,缺乏水力牵引。元朝王祯在其著作《农书》中对东汉杜诗创制的水排考证道:“去古已远,失其制度”,经过他“多方搜访”,才弄清楚。这说明(  ) A.汉代水排用于农业灌溉 B.古代水排技术尚未成熟 C.东汉水排制造工艺高超 D.古代水排未被广泛使用 4.公元前59年王褒到(四川)湔山时写下了《僮约》,描述了田庄经济的场景:“脍鱼炰鳌,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往来市聚。”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生产模式专业性 B.田庄丰富的商业活动 C.自然经济封闭性 D.辞赋夸张无史料价值 5.北宋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6.1850年,显然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加工程序朝着集中化方向发展,聚集在同一屋檐下,这一趋势的吸引力在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工序专门化程度、使用更强力的机械和建立有效的劳动纪律,最终创造出一个成熟的工业化社会。由此可知工业聚集(  ) A.有利于提升生产社会化效率 B.提高工人整体待遇 C.提高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 D.完成了国家工业化 7.1895年,清政府发出一道“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的上谕;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同时鼓励各地设立商会,并制定了奖励工商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些举措 (  ) A.带动了民间投资设厂热潮出现 B.导致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C.客观上延迟了反清革命的爆发 D.推动了洋务企业的较快发展 8.1833年英国议会设工厂监察员、矿地督察员,防止工人特别是女工、童工超时或在危险的环境下工作;1867年又颁布法案,要求50人以上的工厂不得使用童工;1874年和1878年又出台了两个工厂法案改善工厂条件,降低工作时间。这说明(  ) A.英国福利制度完善 B.工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英国议会性质转变 D.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改革9.19世纪中期,英国一位正在替妻子补袜子的男人对来访的朋友说:“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我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她早就成了家里的男人,我却成为女人了。”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  ) A.冲击了旧有的家庭结构 B.抬高了工人的就业门槛 C.改变了传统的等级观念 D.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10.1850年前后,钟表成为英国社会各个阶级必备的生活用品,英国人时间概念被空前强化,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这一现象说明(  ) A.生产力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节奏 B.工业化推动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C.钟表普及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D.民主政治发展推动生活近代化 11.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19世纪60年代,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与此同时,其他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一系列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这说明(  ) A.政治统一推动教育发展 B.生产力进步提高了国民素质 C.联邦制度影响民主进程 D.科技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