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82578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课件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11936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课,唐朝,建立,贞观之治,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美国费城唐人街 唐装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代是让中国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的至高点。“唐”这个字往往成为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最简单的标记。 ———余秋雨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李渊 李世民 武则天 课标:通过了解“贞观之治”与“贞观遗风”,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 1.背景: 唐高祖 李渊 (566-635年) 隋末农民大起义 李渊 起兵 反隋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一、唐朝的统一 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他有资格继承皇位么? 李渊,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隋炀帝即位时,李渊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拜太原留守。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 李世民是通过何种方式夺得帝位的? 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一、隋的统一 通过弑兄逼父登上皇帝之位的李世民会是一位好皇帝吗? 唐太宗:在位23年,开创了唐朝的繁荣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 阅读课本P10并结合材料,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 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唐太宗 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 材料二 魏征 唐朝政治家,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曾先后进谏200多次,谏言多达“数十余万言”。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异常悲痛,他感叹道: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②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为什么在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他痛失了一面镜子 二、“贞观之治” 阅读课本P10并结合材料,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三: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奉养君主),犹割股(大腿)以啖腹(填饱肚子),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③以民为本,重视百姓的力量。 材料四: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能够用人为贤,不拘一格。他的大臣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以前是农民起义的将领,甚至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是他的用人法则。 ④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房谋杜断” 二、“贞观之治” 阅读教材第10页,归纳唐太宗的革新措施(治国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 作用: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防止过度专权。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 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历史重现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二、“贞观之治” 阅读教材第10页,归纳唐太宗的革新措施(治国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最重要科目 “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严格考察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