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 B.各种金属在常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C.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动性 D.在较高温度下能与氧气反应的金属,在常温下也能与氧气反应 2.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3.已知金属M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CuSO4=MSO4+Cu,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M不可能是铁 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C.M可能是铝 D.反应过程中会看到黑色固体析出 4.甲、乙、内烧杯中均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三种金属片Zn、X、Cu分别放入其中,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n>X>Cu B.X>Zn>Cu C.Cu>Zn>X D.Cu>X>Zn 5.小科在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制出了美丽的“金属树”。其方法为向两个放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分别滴入2mLCuSO4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锌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得到“铜树”说明Cu比Zn更活泼 B.得到“铜树”过程中,观察到大量气泡 C.得到“银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AgNO3=Ag+ZnNO3 D.将Zn片换成Fe片也能得到“铜树”和“银树” 6.小科通过实验探究某种金属R的活动性强弱,并根据实验现象编制检索表如图,根据检索表可知,金属R的活动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 ) A.Fe>Ag>R B.Ag>R>Fe C.R>Fe>Ag D.Fe>R>Ag 7.钛(Ti)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金属,小李同学在实验室研究Ti、Mg、Cu的活动性顺序,他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入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属 Ti Mg Cu 现象 气泡速度缓慢 气泡速度快 无明显现象 A.将镁条放入可溶性钛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可能是镁条表面有氧化膜 B.钛粉中混有Mg,可用稀硫酸除去Mg C.将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Ti、Mg、Cu 8.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滤渣一定有Fe粉 B.滤渣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9.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由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b、c三点中,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的是b点 C.完全反应后,Mg消耗稀H2SO4的质量大于Zn D.两种金属与稀H2SO4恰好反应后生成的ZnSO4质量大于MgSO4 10.将等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能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金属和盐溶液发生反应的情况,图中金属1和含金属2的盐可以是铁单质和硫酸铜,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写出实验反应的现象 。 12.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 (1)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