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1360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32502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选择性,必修,第二章,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cover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学生能够准确阐述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包括我国耕地资源的数量、分布、质量等特点。 ⑵清晰说明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理解科技、政策、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⑶全面分析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措施,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 2.思想方法目标 ⑴通过对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⑵引导学生从时空角度,对比不同地区耕地资源差异及粮食安全状况,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3.素养成长目标(核心素养) ⑴人地协调观:使学生深刻理解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的紧密联系,树立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 ⑵地理实践力: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情况,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二、课标教材 1.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2.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 2020 年版 2022 年 7 月第 3 次印刷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教材三第二章第三节。教材从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入手,介绍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为理解粮食安全问题奠定基础。接着阐述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从多个角度展示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最后探讨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强调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②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及各途径的作用。 ③未来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措施。 ⑵教学难点 ①理解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安全的内在联系。 ②分析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如何综合运用多种途径保障粮食安全。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之前地理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但对于较为复杂和抽象的地理原理,如耕地质量与粮食安全的深层次联系,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讲解。同时,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将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引入(5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和数据:呈现我国一些地区丰收的农田景象图片,以及我国粮食总产量近年来的数据图表。 2019-202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数据表 年份 总产量(亿斤) 同比增长(亿斤) 增长率 关键政策/背景 2019 13277 119 0.9% 2020 13390 113 0.9% 实现“十七连丰” 2023 13908 178 1.3% 新一轮千亿斤产能行动启动 2024 14130 222 1.6% 首次突破1.4万亿斤 2025 14180(预测) 50(预测) 0.4% 单产提升至397公斤/亩 提问:“我国是人口大国,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至关重要,大家知道我国是如何保障粮食供应的吗?” 引导学生思考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的关系。 播放一段关于全球粮食危机的新闻视频片段,视频中提及部分国家因耕地减少、自然灾害等原因面临粮食短缺困境。 提问:“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那么在我国,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和数据,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到我国有广阔的耕地、先进的农业技术等保障粮食供应。 观看新闻视频后,结合自身认知,积极讨论全球粮食危机的原因,以及我国可能面临的类似挑战,意识到耕地资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我国粮食丰收的景象和数据,引发学生对我国粮食保障方式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全球粮食危机的新闻视频,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认识到粮食安全的全球性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状况,顺利导入本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