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练习2024-2025学年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此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三棱镜 D. 玻璃砖 2、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 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 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4、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C.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 D.当物距为4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5、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在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6、人的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来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7、有一个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关于它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C.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同一个物体成像越清晰 D.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最后看到的是虚像 8、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A.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B.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C.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D.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放大镜有放大作用,所以无论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怎样总是放大的 B. 将凹透镜正对太阳光,无论如何移动屏也接收不到光斑,所以凹透镜没有焦点 C. 光经过透镜的时候方向可以不改变 D. 光经过透镜的时候方向一定改变 10、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 B.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D.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录范围 11、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甲 乙 丙 丁 物距(cm) 10 15 20 30 像距(cm) 40 30 20 15 A.甲 B.乙 C.丙 D.丁 12、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13、如图所示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 A. 凸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14、2024年国庆假期,称帝人民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