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02475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复习课件(49张PPT)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34637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巩固,复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章末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土地改革》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清晰了解土地改革开展的背景、过程及基本完成的情况。 准确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的相关史实。 深入理解土地改革对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片、详实的数据等资料,训练学生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学习历史,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掌握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自主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深刻认识到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增强对国家发展历程的认知与理解。 真切体会到中国农民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后,“耕者有其田” 的理想在共产党领导下得以实现,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深厚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施的背景及具体内容,明确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与核心要点。 全面掌握土地改革产生的重大意义,理解其在新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二)教学难点 深入剖析土地改革的背景,从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透彻理解土地改革意义的深层次内涵,如对农村生产力解放、国家工业化进程推动、政权巩固等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对比法:将新中国土地改革与旧中国土地所有制进行对比,让学生清晰认识此次土地改革的新特征与进步性。 讲解法:鉴于本课内容对八年级学生存在一定难度,课堂上以教师系统讲解为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证法: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如农民土地改革前后生活变化的案例,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历史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相关土地改革的图片或播放简短的视频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历史氛围。 提问引导:“同学们,从这些图片和视频中,我们看到农民们在进行一些活动,他们拔除原来的地界碑,脸上洋溢着喜悦。那大家思考一下,这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农民会如此高兴?” 引发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内容的好奇与思考,自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土地改革的原因 展示解放前中国农村土地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知识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时间地点:1949 年 9 月,北平。 主要内容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成立作好了准备。 (二)成立标志:开国大典 时间:1949 年 10 月 1 日。 意义 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1951 年。 方式: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三、抗美援朝 原因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