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学生能够运用示意图,清晰列举出各类型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海岸与海岛、海面、水体、海底等不同空间的具体利用形式。 ⑵结合实际案例,准确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产生的影响,分析其内在联系。 2.思想方法目标 ⑴通过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以及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⑵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不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方式的特点及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差异。 3.素养成长目标(核心素养) ⑴区域认知:从国家安全的视角,深入认识不同区域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特点与重要性,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⑵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案例等,全面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条件、方式、影响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⑶地理实践力: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本地或其他地区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⑷人地协调观:使学生深刻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树立在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过程中注重人地协调的观念,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课标教材 1.课程标准 ⑴运用示意图,列举各类型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⑵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2.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 2020 年版 2022 年 7 月第 3 次印刷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教材三第二章第四节。教材首先介绍了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包括早期与现代开发利用的范围、海洋空间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面临的困难及意义等,为后续分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奠定基础。接着从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所产生的影响。教材内容逻辑清晰,通过实例和图表,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关系。 3.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各类型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如海岸与海岛用于运输、工农业等;海面建设人工岛屿等;水体开展水下交通、观光旅游等;海底建设隧道、铺设线缆管道等。 ②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包括拓展生产生活空间、改善通达性、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资源紧缺、提供危险资源储存场所等方面。 ③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涵盖海洋国土的概念,以及开发利用在宣示主权、体现权益、提高管控能力、保障领土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⑵教学难点 ①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困难,如技术难度大(海面上要抵御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要适应黑暗、高压等环境)、资金投入大、风险大(海水腐蚀性、海冰破坏性等对工程设备的影响)与开发利用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②深入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在开发过程中保障国家安全。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对海洋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海水的性质、洋流等内容。但对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这一相对专业且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有一定的兴趣,但将实际案例与地理原理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具体方式比较好奇,但对于其对国家安全的深远影响,可能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案例、直观的图表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深入理解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