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学生能够准确阐述突发事件引发的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和典型案例。 ⑵清晰解释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多种途径、背后的原因以及对相关国家安全的不同影响。 ⑶全面说明应对跨国污染问题的主要策略、国际合作机制及我国的积极举措。 2.思想方法目标 ⑴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复杂的环境现象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规律的思维方法。 ⑵引导学生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理解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之间多维度、深层次的联系。 ⑶借助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差异。 3.素养成长目标(核心素养) ⑴区域认知:学生能够从全球和区域的视角,认识污染物跨国转移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区域应对跨国污染问题的差异。 ⑵综合思维:通过对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思维能力,理解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的复杂关系。 ⑶人地协调观:深刻理解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树立人类活动应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认识到维护环境安全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⑷地理实践力:鼓励学生关注身边及全球的环境污染事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影响,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标教材 1.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并举例说明跨境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 2.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 2020 年版 2022 年 7 月第 3 次印刷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教材三第三章第二节。教材从突发事件影响国家安全、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以及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的紧密联系。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图表,直观呈现了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的具体影响,为学生理解这一复杂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教材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应对跨国污染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环境责任意识。 3.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突发事件引发的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机制及案例分析。 ②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原因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③应对跨国污染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⑵教学难点 ①理解环境污染如何通过多种途径间接影响国家安全,如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 ②分析在跨国污染问题中,不同国家利益诉求的差异以及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有效应对。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环境问题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这一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在理解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之间深层次的联系以及应对跨国污染问题的国际合作机制时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直观的图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引入(3 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的视频,展示核泄漏发生后对当地环境、居民生活以及周边国家产生的严重影响,如大量人员被迫撤离、农产品和海产品受到核污染、周边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等画面。 【提问引导】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大家可以看到福岛核泄漏事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那么,这样的环境污染事件会对一个国家的安全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问题导学(3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三个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