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05151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国际合作》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912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地理,选择性,必修,第四章,三节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国际合作》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学生能够运用图文资料,清晰阐述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⑵准确说明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并能举例进行解释。 ⑶结合实例,全面阐述我国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中的态度和具体行动。 2.思想方法目标 ⑴通过对资源、环境安全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全球视角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树立国际合作的意识。 ⑵学会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深入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 3.素养成长目标(核心素养) ⑴人地协调观:认识到资源、环境安全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理解国际合作对于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对全球环境的责任感。 ⑵综合思维:综合分析资源、环境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国际合作的途径和成效,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⑶区域认知:通过对不同区域资源、环境安全问题及国际合作案例的分析,了解不同区域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特点以及合作的需求和方式。 ⑷地理实践力: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资源、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相关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标教材 1.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 2020 年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四章的第三节,主要探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前两节学习了国家战略与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国际层面,强调国际合作在保障资源、环境安全中的重要性。 教材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以及中国在行动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引导学生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意识。 3.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②中国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中的积极行动和贡献。 ⑵教学难点 ①理解资源、环境安全问题的全球性和跨国性,以及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应对。 ②分析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全球资源、环境安全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资源、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些问题的全球性和跨国性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 学生对国际合作的概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具体途径和实践缺乏系统的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进行深入探究。 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全球性问题关注度较高,这为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引入(5 分钟) 展示图片和视频:播放一段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视频。 提出问题: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它们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这些问题是某个国家独有的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全球性的资源、环境安全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这些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引起的,不是某个国家独有的,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应对。 教师引导:正如同学们所说,资源、环境安全问题具有全球性和跨国性,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需要全球各国共同行动,开展国际合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 2.问题导学(5 分钟) 展示问题 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有哪些? 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中国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中采取了哪些行动? 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自主阅读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