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05162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问题研究《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9616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选择性,必修,第一章,问题,研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问题研究《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准确阐述生态足迹的概念,理解其计算方式及所包含的各类土地和水域类型。 ⑵能够分析图表数据,描述全球生态足迹的大小、变化趋势及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⑶熟练运用 “个人生态足迹计算器”,计算自己的生态足迹,并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分析。 2.思想方法目标 ⑴通过对生态足迹相关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数据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⑵在计算个人生态足迹和制定行动方案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⑶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素养成长目标(核心素养) ⑴人地协调观: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⑵综合思维:学会从不同尺度(个人、全球)分析生态足迹问题,综合考虑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形成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 ⑶地理实践力:通过实际计算个人生态足迹和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⑷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区域生态足迹的差异及其原因,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升对区域特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二、课标教材 1.课程标准 在选择性必修三课标总的教学提示中,提到可以采用图表判读、综合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资源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等;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虽然本节 “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 在课程标准中并无明确对应的内容要求,但其渗透于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的内容要求中,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树立人地协调观。 2.教材分析 ⑴整体分析:本节课内容来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本章的主要内容。此问题研究探讨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即按照人类目前生活标准,需要几个地球才能养活所有人。前面三节内容介绍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服务功能、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危害,是进行本问题研究的知识和情感基础,而本节内容是对第一章内容的升华,引导学生关注生态足迹,通过了解全球及自身生态足迹,意识到人类日常行为对地球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⑵具体分析:本问题研究部分是对本章学习内容的实践和应用,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 ⑶建议研究思路:将问题研究设计为四个步骤,即认识生态足迹是什么→了解全球生态足迹的大小及变化趋势→计算并分析个人生态足迹→提出减小个人生态足迹的行动方案,思路逻辑性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知识讲授逻辑。 ⑷知识拓展:提供了研究相关资料,资料 1 介绍生态足迹的含义及具体类型,用以说明生态足迹大小与资源消耗量的关系、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资料 2 介绍全球人类生态足迹的现状,用折线图表示不同情况下所需要的地球数量,用以说明全球生态足迹超出地球承载力的年代、生活方式选择对未来生态足迹变化趋势的影响。 ⑷执行任务:分为三个步骤,即计算个人生态足迹→制定减小个人生态足迹的行动方案→交流与分享,通过计算和制定方案,从个人小尺度说明减小生态足迹的可行性。 3.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深入理解生态足迹的概念,明确其与资源消耗的关系。 ②掌握全球生态足迹的大小、变化趋势及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⑵教学难点 ①熟练运用 “个人生态足迹计算器” 准确计算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