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接入互联网》教学设计 课题 接入互联网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上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理解ISP是连接互联网的桥梁,认识光纤高速稳定的传输优势,明确网关(路由器)作为局域网唯一出口和DNS域名解析的关键作用。计算思维:运用“快递站”类比理解NAT地址转换实现多设备共享上网的原理,通过对比公/私网IP分析路由器隔离保护机制。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动手完成路由器WAN/LAN连接、登录配置及计算机IP/网关/DNS设置,并利用ping命令测试验证网络连通性与域名解析。信息社会责任:认识设置强路由器密码的重要性以防范风险,理解公网IP暴露的潜在威胁,遵守网络配置规范保障使用。 教学重点 理解ISP是连接互联网的必要服务商,光纤因其高速稳定成为主要接入方式,路由器作为网关是实现多设备共享上网的核心设备。掌握DNS服务器将域名(如www.)解析为IP地址的作用,是访问网站的关键环节。学会按照步骤连接路由器(WAN/LAN口)、登录管理界面进行基本配置,并在计算机上正确设置IP地址、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路由器通过NAT(网络地址转换)机制,将局域网内设备的私网IP转换成单一公网IP实现共享上网的具体过程。清晰区分并解释通过ipconfig查看到的私网IP地址与在测速网站上看到的公网IP地址不同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地址转换逻辑。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无误地完成路由器拨号设置、密码修改以及计算机上IP地址、网关、DNS参数的配置,确保网络最终连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本章要点信息科技教室里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的连接和IP协议的配置,已经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了获取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服务,还需要将教室局域网络接入互联网。本课我们将了解接入互联网的方式,通过路由器将教室局域网接入互联网,实现对互联网上资源的访问。在此过程中,设计和编写《信息科技教室的网络建设方案》第三部分———接入互联网。为什么我家的网线看起来和以前的不太一样,好像更细更透亮了?这种新线就像把普通乡间小路升级成了光纤高速公路,它用光代替了电来传递信号,所以能跑得更快更远,也不怕路上的干扰,看高清视频自然顺畅多了。只有一根网线进来,为什么我的手机、iPad、爸爸的电脑都能同时上网啊?这多亏了你家那个方盒子(路由器),它就像个聪明的交通警察,站在大门口。所有设备的信息都先交给它,它整理好顺序。家庭网络的“隐形管家”观察一下你家客厅,是不是常常同时好几台设备———爸妈的手机、你的平板、智能电视甚至游戏机———都在连着Wi-Fi看视频、刷信息、打游戏?只从墙里伸出一根网线,它们是怎么做到和平共处、互不抢道的?这个让全家设备和谐上网的“隐形管家”是谁?它又是如何工作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核心秘密。播放视频《接入互联网模拟实验教程》。 通过视频教程或老师讲解,介绍互联网接入的基本概念,包括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宽带连接、DSL等。通过视频或动画,探索光纤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小组讨论探讨路由器技术可能的改进点和网络安全的最佳实践。学生使用图纸和彩色标记绘制自己家的网络拓扑图,包括所有连接到Wi-Fi的设备和路由器。观看视频 帮助学生理解互联网接入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术语,为后续活动打下基础。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增强学生对光纤技术如何工作的理解。通过讨论,增强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可视化家庭网络的结构,理解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中心角色和设备连接方式。了解加入互联网方法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探索我们先来了解如何接入互联网,然后认识接入互联网的网络设备以及如何设置这些设备实现网络通信,最后为计算机设置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