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24084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6728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 记录时间的工具 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1929—),四川安岳县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 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基础知识 踪迹( )低洼( )崩落( )腐蚀( ) 孔隙( )渗入( )扫帚( )刨刮( ) 浑浊( )山麓( )沟壑( )湖泊( ) 沉淀( )地壳( )粗糙( )覆盖( ) 遗体( )琥珀( )犀牛( )龟裂( ) 帷幕( )钟鼎( )楔形( )宝藏( ) zōnɡ wā bēnɡ shí xì shèn zhou bào zhuó lù hè pō diàn qiào cāo fù yí hǔ pò xī jūn wéi dǐnɡ xiē zànɡ 一、读一读 多音字 预习检查 pō 湖泊 bó 停泊 泊 jūn 龟裂 guī 乌龟 龟 qiū 龟兹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踪迹】 【山麓】 【海枯石烂】 【胶结】 【龟裂】 【帷幕】 【腐蚀】 行动所留的痕迹。 山脚。 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糨糊、胶等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裂开许多缝子。 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消损破坏,如铁生锈,氢氧化钠破坏肌肉和植物纤维。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找一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着承上或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用:承上启下,由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探寻。 3.根据承上启下的段落,分析课文结构,梳理作者思路。 自主学习任务一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总结全文,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整体感知 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顺序 属于由概括到具体采用了逻辑顺序 跳读课文,深入探知 1.跳读第7—18自然段,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 2.跳读第19—21自然段,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3.跳读第22—26自然段,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4.跳读第27—29自然段,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自主学习任务二 1.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 提示:读第7—18自然段。 山崖裂缝——— 崩落 (碎石,沙砾,泥土)— 旅行-- 沉积——— (重压和胶结)———新的岩石。 深入探知 2.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读第19—21自然段。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深入探知 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提示:读第22—26自然段。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提示一:读第27—29自然段。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深入探知 深入探知 人类读懂岩石记录有什么重大意义? 提示:读30-31自然段 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而且可以探寻地下“宝藏”,更有无穷的大自然奥妙存在。 小结: 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让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说明了气候的变化、记录了古生物的状况及上亿年的时间的痕迹、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失的活动,和人类读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