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 科 语文 课 题 最后一次讲演 学习目标可操作、易落实 了解演讲内容,把握作者观点,体会作者情感。揣摩语言,初步感受演讲语言技巧,如人称变化、句式变化、对比、褒贬等。任务驱动,通过模仿,尝试写演讲词。 学习重难点与考点、易错点准确、具体 1. 揣摩语言,初步感受演讲语言技巧,如人称变化、句式变化、对比、褒贬等。2. 任务驱动,通过模仿,尝试写演讲词。 学习准备精心规划 课前预习;准备语文课本、课堂练习本、学习单; 课前预习明确任务、要求 熟读课文;阅读学习单材料;查阅历史资料 教 与 学 过 程围绕核心问题设计教学模块,要求科学、适量、易操作 个人复备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助 学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学生观看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片段(影视资料)。(一)速读背景资料1946年5月,李公朴从重庆来到昆明,他的到来增强了昆明的民主力量,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慌。6年6月底,民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发起万人签名运动,反对国民党内战,要求和平。南京国民政府密令昆明警备司令部、宪兵十三团等:“中共蓄意叛乱,民盟甘心从乱,际此紧急时期,对于该等奸党分子,于必要时得宜处置。”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于外出归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下午,闻一多在主持李公朴追悼会和记者招待会后也遭杀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李闻惨案”。二、创设情境,明确任务闻一多先生将成为下一期CCTV1《开讲啦》系列节目的主人公。你作为节目组编导,为了出色地完成这次节目制作,需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演讲稿,并完成相应任务。任务一:结合背景,细谈发现(一)学生研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填写学习单。演讲的听众演讲的目的列举的材料任务二:研读讲词,分析技巧(二)体悟语言风格及技巧1.学生思考:本篇演讲词的语言风格是怎么样的?2.学生思考:闻一多先生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的?朗读并赏析下列句子,总结语言技巧。(1)对比朗读下列句子,比较表达效果。①A:有理由和事实都可以讲出来。B: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②A: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没有几天了。B: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③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④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的很!⑤无耻啊!无耻啊!你们完了,快完了!(2)学生思考:作者谈及特务时用“你们”“他们”,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这三种不同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3)文中最富有感彩的词是哪两个?任务三:牛刀小试,体悟正气细读夹注,发现技巧1.观察出示的语句在文中的特点。2.结合演讲评价量表,指名朗读,学生自我点评打分。小试牛刀,模拟现场我是闻一多:学生选取自己最有感觉的句段,在小组内,采用多种形式演读,读出强烈的情感。学生依照朗读提示,深情朗读其他学生结合演讲评价量表进行点评。拟写结束语节目接近尾声,作为编导,请你以“闻一多先生,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写一封信,作为本节目的结束语。以此来抒发我们对像闻一多先生、李公朴先生一样,为了中国的未来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100字以内)三、课堂总结学生回顾课堂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齐读课文,表达自己对革命先辈的钦佩之情。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出示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片段(影视资料)。(一)出示背景资料1946年5月,李公朴从重庆来到昆明,他的到来增强了昆明的民主力量,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慌。6年6月底,民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发起万人签名运动,反对国民党内战,要求和平。南京国民政府密令昆明警备司令部、宪兵十三团等:“中共蓄意叛乱,民盟甘心从乱,际此紧急时期,对于该等奸党分子,于必要时得宜处置。”7月11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