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作业·五升六】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复习学案 第一课《温度与水的变化》 1.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2.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第二课《水的蒸发与凝结》 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凝结成冰,冰融化成水。 2.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 第三课《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1.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2.除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外,我们还可以用感温粉末来观察温度的变化。 第四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1.热传递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第五课《热在水中的传递》 1.水加热时较热的部分上升,较冷的部分下降,循环流动,互相掺和,最终使温度趋于均匀。 2.大气对流:大气中的一团空气在热力或动力作用下的垂直上升运动。 第六课《哪个传热块》 1.铜、铝、铁传热性能:铜大于铝大于铁。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第七课《做个保温杯》 1.制作保温杯 ①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的盖子,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 ②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作一个杯套。 2.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一、填空题 1.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 的物体传向温度 的物体。 2.寒冷的冬天,我们用热水袋取暖,它对应的热传递方式是 。 3. 请将下图中横线上保温瓶部件和其热传递的方式填充完整: 4.热传递主要通过 、 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5.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 。 6.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就形成了 。 7.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 ,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 。 8.冬季,小明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教室,眼镜片上附着了一层“白雾”,这层“白雾”是水蒸气遇冷 (填“蒸发”或“凝结”)形成的。 9.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 ;温度越低,水蒸发的越 。 10.下图是一根金属丝,如果在“G”点加热,那么A、B、C、D和E五处的感温油墨,第三个变色的是 处。 二、判断题 11.所有金属的导热快慢都是一样的。( ) 12.湿衣服挂在通风处比密闭房间干得更快。( ) 13.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先不变,再持续上升。 14.互相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是因为他们具有温度差。( ) 15.热传递有方向性,传热方向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 16.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不透明的气体。 ( ) 17.我们冬天穿了毛衣就不怕冷了,是因为毛衣产生了很多热量。 ( ) 18.热在固体和液体中传递的方式相同。 ( ) 19.烧开水时,发现锅盖里有白色的“雾气”冒出,这个“雾气”是小水珠。( ) 20.保温性能好的材料,传热性能也很好。 ( ) 三、单选题 21.下列各图中,保温杯储存热水效果更好的材料组合是( )。 A. B. C. D. 22.炒菜时,当用小火加热锅的底部中心时,热在锅底的传递方向更符合事实的是( ) 。 A.热从四周向中间传递 B.热从中间向四周传递 C.热停留在中心不传递 D.热传递没有规律可循 23.将四支装有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凉水试管分别浸入四杯不同的热水中,试管中凉水温度上升最快的是 ( )。 A.热水温度 75℃ B.热水温度 45℃ C.热水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