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诗歌五首-望岳 教学目标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岳》,掌握 “岱宗”“决眦” 等字词。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体会诗人对泰山的赞美。 品味 “钟”“割” 等炼字之妙,学习虚实结合等手法,提升诗歌鉴赏力。 感悟诗人青年时期蓬勃朝气与 “会当凌绝顶” 的远大抱负,激发积极进取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泰山形象,理解诗歌情感与精妙语言,把握写作手法。 难点:领悟诗人借景所抒豪情壮志,感受其青年时期独特精神风貌 。 教学内容 备注 【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穿越时空,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去感受一位诗人笔下的巍峨群山。请大家先看屏幕上的这幅画(展示泰山图片):高耸入云的山峰、缭绕的云雾、苍劲的松柏……如果让你用一句话形容眼前的景象,你会怎么说? 生(自由回答):山很高!云雾像仙境一样!泰山看起来特别雄伟! 师:大家的描述都很生动!其实,古人也常常用诗歌来描绘这样的壮丽景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望岳》,就是唐代诗人杜甫青年时期的代表作。他24岁时第一次登临泰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那么,杜甫笔下的泰山是什么样子的?他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歌的世界。 【初读诗歌,感知节奏】 师: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指名朗读) 生(朗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读得非常流畅!但诗歌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这首诗是五言古诗,一般采用“二三”的节奏划分。比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大家试着按这个节奏再读一遍。 (学生再次朗读,教师指导纠正)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读一遍,注意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 (教师范读,学生闭眼倾听) 师:听完之后,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老师读得很有气势,尤其是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觉特别豪迈! 师:你听得非常仔细!诗歌的节奏和语气能传递出诗人的情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逐句解析,理解诗意】 师:我们先看第一句:“岱宗夫如何?”这里的“岱宗”指的是什么? 生:泰山!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被称为“岱宗”。 师:完全正确!“夫”在这里是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相当于“那”。“如何”就是“怎么样”。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泰山啊,你究竟怎么样?”诗人一开头就用疑问句,表达了对泰山的惊叹和好奇。 师:第二句“齐鲁青未了”怎么理解? 生:“齐鲁”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现在指山东一带。“青”是青山,“未了”是没有尽头。 师:非常准确!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齐鲁大地上,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诗人从远处眺望泰山,发现它的绿色绵延不绝,覆盖了整个齐鲁大地。这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 生:山势广阔、雄伟! 师:对!这两句诗通过“设问+远望”的方式,展现了泰山的整体形象———高大雄伟,连绵不绝。 师:接下来看第三、四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指的是什么? 生:大自然! 师:“钟”呢? 生:聚集、集中。 师:“神秀”就是神奇秀丽的景色。所以“造化钟神秀”的意思是:“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聚集在泰山身上。”那么“阴阳割昏晓”怎么理解? 生:“阴阳”指山的南北两面,“割”是分割,“昏晓”是黄昏和早晨。 师:完全正确!这句诗的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被阳光分割成明暗两部分,一面明亮如晨,一面昏暗如夜。”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因为山再高,也不可能把白天和黑夜分开。 师:对!诗人用“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仿佛能将天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