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435968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井冈翠竹》课堂实录(表格式)
日期:2025-11-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423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2024-2025
,
井冈翠竹
,
格式
,
实录
,
课堂
,
学年
课堂实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井冈翠竹 教学目标 积累 “殷切”“功勋” 等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品析描写翠竹语句,学习寓情于物写法,体会作者情感。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井冈翠竹象征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精神,传承井冈山精神。 重难点 重点:赏析描写翠竹语句,掌握寓情于物手法。 难点:深入领会井冈翠竹象征意义及井冈山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国的文学长河中,竹子一直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大家能想起哪些关于竹子的诗词吗? 生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生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师:非常好!竹子以其独特的风姿和品格,赢得了众多赞誉。而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井冈山的翠竹,它们又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呢?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翠竹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让我们一同走进袁鹰先生的《井冈翠竹》,探寻其中的奥秘。 二、背景及作者介绍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袁鹰。袁鹰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人,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其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具有诗的联想、诗的意境和诗的语言。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又是怎样的呢?1960 年,作者有幸来到井冈山,回去后写了一组抒情散文《井冈山记》,《井冈翠竹》就是其中的一节,原题为《青山翠竹》。在《井冈山记》里,作者通过描写 “茨坪灯火”“红军路”“青山翠竹”“风雨狮子岩” 等富有典型意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旧貌换新颜的井冈山。了解了这些,相信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一个问题: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内容 师:好,朗读结束。哪位同学来说说文章的结构划分和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生 1:我觉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1 - 4 自然段,写毛竹的 “神采”,点明井冈翠竹是革命的竹子。 师:分析得不错,那接着说后面的部分呢? 生 2:第二部分从 5 - 9 自然段,写井冈翠竹在革命时期的神勇。 师:很好,继续。 生 3:第三部分是 10 - 12 自然段,写井冈翠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无私奉献。 师:非常正确。最后一部分呢? 生 4:第四部分就是第 13 自然段,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准确。第一部分开篇点题,描写了井冈山竹子的外形,展现其 “神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第二部分讲述竹子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介绍竹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贡献;第四部分则对全文进行总结,升华主题。通过这样的划分,我们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了清晰的认识。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研读第一部分 分析描写竹子的手法及特征 师:让我们先来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细读这部分,思考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刻画井冈山翠竹,这些手法又表现了竹子怎样的特征?比如这一句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大家来分析分析。 生 1:作者用了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先写远处看到的竹子整体的样子,再写近处竹子不同的形态。 师:非常好,观察很细致。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 2:这里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有的…… 有的…… 有的……”,写出了竹子形态各异。 师:没错,还有呢? 生 3:还运用了比喻,把修直挺拔的竹子比作当年山头的岗哨,把密密麻麻的竹子比作埋伏在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专题02 名著阅读 艾青诗选 期中知识清单(2025-11-02)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专题02 名著阅读 期中复习讲义(2025-11-02)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专题03 议论文阅读 期中复习讲义(2025-11-02)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专题04 小说阅读 期中复习讲义(2025-11-02)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 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 期中知识清单(2025-11-0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