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38120

【新课预习衔接】2.2地表形态的变化(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日期:2025-11-1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11411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教版,必修,选择性,地理,学期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地表形态的变化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峡湾根据是否常年被海冰覆盖,分为极地气候峡湾和温带气候峡湾。如图是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图。据此完成1﹣1题。 1.参与峡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 ①化学溶蚀 ②海浪侵蚀 ③冰川刨蚀 ④风力侵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历史的变迁中,随着含盐高的海洋、湖泊不断蒸发,其中的盐分结晶沉淀形成的岩石,就叫做盐岩。盐丘底辟构造(图1)是地下较深处密度较小的高塑性岩石(盐岩)在差异重力作用下向上拱起,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新疆温宿盐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盐山地貌奇特,山上“盐刀”“盐锥”和“盐剑”犹如插满千万把尖刀(图2)。据此完成2﹣2题。 2.新疆温宿盐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盐刀”等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重力崩塌 3.(2024春 大祥区校级期末)江西三清山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组成该山体的花岗岩水平及垂向节理发育,山体演变初期在内力作用主导下形成峰峦,后来外营力进一步沿节理破坏,逐渐发育成峰丛、峰柱、造型石等微地貌景观,完成下题。 ⑤阶段塑造岩石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风化作用 4.(2024春 宁波期末)关于戈壁成因,学界说法众多,甲说法认为,河流携带的碎屑物沉积下来,后强风吹走地表细小颗粒,只留下较大石块覆盖在地表而形成。乙说法认为,由于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石块底部多缝隙,大风中携带的沙尘被地表石块截留,沙尘填补缝隙,长此以往,石块逐渐被顶托出地表,形成戈壁。研究人员在A地野外通过对戈壁断面(如图)的观察发现,该地地表为石块,地表以下都是黄土。如图1为甲和乙两说法示意图,图2为A地景观图。A地戈壁成因最可能符合哪种说法且使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依次是(  ) A.甲 流水沉积 风力侵蚀 B.乙 风化作用 风力沉积 C.甲 流水沉积 风化作用 D.乙 风化作用 流水沉积 5.(2024春 红桥区校级期末)图示所反映出该国海岸非常曲折,有众多的岛屿和深入内陆的狭长海湾.形成这处海岸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板块挤压 C.冰川侵蚀 D.地壳下陷 6.(2024 和平区一模)受板块挤压影响,青藏高原地壳目前仍整体处于抬升中,但高原内部的抬升并不均匀,高原内部河流地貌的演变也深受其影响。考察发现,在雅鲁藏布江干流谢通门以下1000千米河段,峡谷(宽度200米以下)段和宽谷(宽度3000米以上)段相间分布。如图为雅鲁藏布江干流在谢通门以下1000千米河段的河谷宽度和沉积物厚度统计图。读图回答,雅鲁藏布江干流宽谷段和峡谷段地壳抬升速度差异及主要外力形式应为(  ) A.峡谷地段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下蚀作用强 B.峡谷地段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堆积作用强 C.宽谷段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下蚀作用强 D.宽谷段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堆积作用强 7.(2024 浦东新区校级期末)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8.(2024 武强县校级期末)在干旱或寒冷地区,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岩屑形成倒石堆。如图示意某地倒石堆示意图,形成岩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积作用 B.物理风化 C.化学风化 D.生物风化 9.(2024 佳木斯期中)读“某地景观演变示意图”,图示景观演变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搬运作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10.(2024 武汉期中)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碳封存技术,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后,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工业过程的碳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