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39018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375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
  • cover
课堂实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带上她的眼睛 教学目标 运用浏览技巧,梳理故事脉络,概括主要情节,提升信息提取能力。 品味文中生动细腻的描写,理解科幻元素与文学表达的融合,体会其独特魅力。 分析女宇航员形象,感悟她乐观敬业、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当下的态度,激发想象力与对未知的探索热情。 重难点 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剖析人物性格;理解科幻小说科学与幻想结合的特点。 难点:领会小说对人性、生命价值的思考;体会作者设置悬念、伏笔的精妙,学习构思技巧 。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开启科幻奇妙之门 教师:同学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隐藏着无数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幻作品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在众多的科幻作品中,有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它们既有着科学的严谨,又充满了奇幻的想象。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篇非常独特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一起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感受那神秘而又动人的科幻之旅。大家之前有没有读过刘慈欣的其他作品呢? 学生:我读过《三体》,里面的宇宙场景特别震撼,有很多新奇的概念。 学生:我看过《流浪地球》,电影就是根据刘慈欣的小说改编的,感觉人类为了生存努力挣扎的情节很感人。 教师:看来大家对刘慈欣的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他的作品常常以宏大的宇宙为背景,融入深刻的科学知识和人文思考。《带上她的眼睛》同样如此,它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脉络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可以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好,哪位同学愿意先来分享一下自己概括的故事内容? 学生:这篇小说讲的是“我”带上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心的女孩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我”带着她去感受地面上的世界,最后女孩永远留在了地心,“我”也被她的精神所感动。 教师:概括得非常清晰。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我们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以怎么划分呢? 学生:我觉得第一部分(1 - 5段)是故事的开端,“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带上一双“眼睛”。 教师:那这双“眼睛”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学生:这双“眼睛”其实是一个传感眼镜,能让使用者在遥远的地方感受到使用者所在地方的环境。 教师:分析得很准确。那第二部分呢? 学生:第二部分(6 - 23段)是故事的发展,“我”带着这双“眼睛”去度假,女孩通过“眼睛”感受到了地面上的美好,而“我”却有些不耐烦。 教师:这部分描写了“我”和女孩不同的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第三部分。 学生:第三部分(24 - 44段)是故事的高潮,“我”知道了女孩被困在地心,她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依然乐观坚强。 教师:这一部分是故事的关键转折,让我们看到了女孩的伟大精神。最后第四部分。 学生:第四部分(45 - 46段)是故事的结局,“我”被女孩的精神所感染,带着她的眼睛继续感受世界,也表达了对女孩的怀念。 教师:非常棒!通过这样的划分,我们对文章的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能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节发展。 精读“开端”部分,探寻“眼睛”的神秘 教师:现在,让我们聚焦到故事的开端部分。请同学们默读第1 - 5段,思考:主任为什么要让“我”带上一双“眼睛”?这双“眼睛”有什么特别之处?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教师:哪位同学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主任为什么要让“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