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嬉子湖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 周第 课时 主备人: 张玉才 审核人: 审批人: 学 科: 历史 班 级: 701 上课时间: 课 题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授课人 张玉才 课 型 新授课 班班通使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 知道长城的起止点,训练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 :积极收集有关故宫、长城的资料,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认识到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布局严谨、和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通过学习长城,感受先民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材分析 重 点 知道故宫和长城,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难 点 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教 学 方 法 课前组织学生查找明清建立和文字狱有关的资料。课上编演历史短剧,并将讲读法、讨论法、讲故事法、图文结合法和讲解法相结合。 教 具 准 备 放映资料片断 学 法 指 导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以大家熟悉的歌曲MTV《爱我中华》先声 出卷网夺人,渲染气氛,创设历史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歌声中体会到,有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的伟大气魄,调动学生的情感。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统一多民族的中国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并适当地联系实际。通过这个教学情景的设计,激趣设疑,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为上好本课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几位同学将带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虚拟的旅游世界,一起去北京的故宫和长城看一看。 新授 ㈠ 跟着导游逛北京用虚拟游北京故宫的形 出卷网式,由小组代表充当导游先后上台就课前抽到的内容进行讲解,并通过课件或网络展示资料,时间控制在3—4分钟之内。 第一小组:①着重介绍故宫营建的时间、过程、 出卷网建立者以及历史地位和建筑特点;②展示的资料有源于网络的故宫平面图、故宫全景图、故宫内景图、朱棣的画像等。 第二小组:①着重介绍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介绍过程中注意这三大殿的建筑特色、功能,如太和殿的殿名的意思,殿内的大柱子,皇帝的宝座,保和殿后的云龙大石雕、金砖的来历等。②展示的资料有三大殿的内外景,铜龟、铜鹤等。 (二)问题与活动导学由学生独立自学和合作学习,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合作学习走长城:利用地图,小组合作学习。寻找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并沿着长城 路线由东向西讨论寻找长城几个重要的关口和途经的省市和地区,与地理学科的学 习有机地联系起来。 2.不登长城非好汉:看图片、登长城、讲故事。学生自拟长城四季的描写,游览长城 四季的风采,讲述长城的故事传说,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又联系了语文学科的学习。 3.万里长城永不倒:学生观察长城结构的有关图片,合作学习。讨论“长城从古至今 的历史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讨,亲身经历学习探究的过程。这样,既加深 了学习的印象,巩固了所学的重点知识,教学效果也不言而喻。这个教学情景的设计 旨在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 4.我心中的万里长城:展示“我心中的万里长城”创作绘画,学生介绍创作思想,培养 审美能力。从中渗透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 辩论坛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小组自由发言,看哪一个小组收集的资料齐全,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