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42338

【议题式教学】10.1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课件+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0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176795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逻辑与思维,必修,选择性,政治,高中
    (课件网) 端午盛事,龙舟竞渡! 端午佳节至,赛龙舟是一项传统竞技活动,也是凝聚乡情的精神纽带。 这两年来,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的推动下,还催生了多样化的消费新场景,不仅提升了城市活力,也为当地的文旅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很多有赛龙舟习俗的城市发展“体育+文旅”、“龙舟经济”热潮兴起。 10.1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 明确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理解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 2. 掌握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3. 辨析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危害。 4. 理解辩证的否定观的内涵 5. 领会如何把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科学精神:理解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政治认同:正确区分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运用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公共参与: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总议题: 龙舟文化的存续之道 01 龙舟文化观点辨析明危害 02 龙船产业辩证否定促发展 龙舟文化观点辨析明危害 第一部分 议学情境一 龙舟竞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的人们在刻成龙形的独木舟上奋力划桨,千年传承至今。 先秦时期:龙舟活动最初以祭祀形式存在,人们在龙舟上击鼓歌舞,祈求神灵保佑。 秦汉时期:赛龙舟逐渐从祭祀活动演变为娱乐活动,开始在民间普及。 宋朝时期:龙舟竞渡曾一度被禁止。主要原因是龙舟竞赛时常发生激烈冲突,导致人员伤亡。还导致百姓荒废农事,劳民伤财。 明清时期:恢复比赛,龙舟的造型越来越华丽,比赛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民间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 龙舟竞渡也存在陋习:部分地区以传统习俗为由,禁止女性登上传统龙舟。 议学情境一 小龙:龙舟竞渡自战国时期就开始流传至今,我们应该要把所有的龙舟文化都继承并发扬光大,要做到全面继承,全盘吸收。 小舟:近年来,端午节赛龙舟却频频发生事故,造成了很多起人员伤亡事故。此外,划龙舟活动期间容易出现一些械斗,摊派,低俗迷信的违法和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活动的正常进行,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应该全面禁止赛龙舟的活动。 议学思考: 1.结合材料,请简单评析上面两个观点。 2.你认为对于龙舟竞渡活动,我们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态度?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1)肯定方面 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2)否定方面 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注意:这里讲的“肯定”和“否定”与日常生活中的肯定和否定不同,它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 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肯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否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一、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一、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1)二者是对立的(斗争性) 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1)二者又是统一的(同一性)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一、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不是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