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430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47825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社会,打包,2份,课件,教案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旅行,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衣食住行,以及精神生活方面的娱乐活动和节庆风俗等。 2、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加深对中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与亲和力。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利用五一假期将近,同学们外出旅行这一话题导入,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到宋朝来一次东京一日游。 学生活动:聆听并能融入本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直入主题,引起兴趣。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展示“旅行”目标。 学生活动:朗读。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宋朝人们的物质生活内容。 1、为进入东京旅行做准备 【挑选衣服】 教师活动: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再现宋代生活场景。 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结合课本内容了解宋朝人们穿衣习惯,选择合适的服装准备进入东京城。 教师总结:官员贵族服饰变化特点及变化特点说明的问题。百姓服饰变化的特点。解释缠足陋习及其说明的问题。 学生活动: 仔细观察图片结合课本分角色选择好符合自己身份的服饰,进行换装说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融入历史。培养学生看图识图能力,掌握宋朝人们服饰特点,从服饰看宋代的社会变化,进行情感教育:成由勤俭,败由奢;批判缠足陋习。 2、进入东京城 【品尝美食】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再次展示《清明上河图》结合图片和课本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入正店(宋朝的豪华饭店)点餐。 盘点宋朝的美食。 总结比较宋朝时南北饮食差异。 介绍宋朝主要饮料“茶”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进入正店点餐 讨论总结南北饮食差异 设计意图: 角色扮演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比南北饮食差异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选择住宅】 教师活动:再次展示《清明上河图》引领学生观察图上的建筑,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区分宋人不同住宅的分类,展示不同住宅的图片要求学生进行正确选择 学生活动:针对不同住宅图片做出正确选择,每个阶级应住在哪类住宅内。 设计意图:情境再现和直观的图片,简洁明了,学生易于接受掌握。 【交通运输】 教师活动:再次展示《清明上河图》 创设情境:在正店饱餐一顿畅游东京大街,观察人们的交通运输方式。利用图片直观展示宋代人们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设置思考题:宋代为什么缺马。 由交通运输引出宋代旅店业兴旺。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清明上河图》找出图上展示的交通运输方式 讨论宋代缺马的原因,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史料分析能力,知道宋代缺马原因, 由交通业引出旅店业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二、了解宋朝人们的精神生活内容 【精神娱乐】 教师活动:仍然展示《清明上河图》继续创设情境:畅游东京大街除了可以看到人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还可以看到大群聚集的人群,引出“瓦子”“勾栏” 设置问题:什么是瓦子。 什么是勾栏。 瓦子出现的原因。 勾栏出现的原因。 强调足球早在宋代盛行。 学生活动:继续根据教师提示观察图片,阅读课本,讨论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 感受宋代瓦子的繁华。 设计意图:依据真实史料,结合课本内容,感受宋代人们丰富的精神娱乐生活,提高学习兴趣,通过看宋代的足球运动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 【节日习俗】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有关节日的诗词 问题设置:以缠足和春节为例进行讨论:为什么有些风俗消亡了,有些风俗却流传至今? 学生活动:看并识记宋代节日。思考问题,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历史与现实联系,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了解中国传统,凝聚民族力量,同时新时代又赋予风俗习惯新鲜血液。 课堂小结: 物质生活:衣、食、住、行 精神生活:瓦子、勾栏 作业布置: 列举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课件48张PPT。万千气象的宋代生活风貌第11课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东京一日游旅行目标1、通过旅行,了解宋代社会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