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47343

【核心素养】第 5 课《这些事我来做》第 1 课时 家务舞台赛、愿做哪种人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09-23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3次 大小:3721118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舞台,视频,教案,教学课件,哪种,愿做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整合了 “家务舞台赛” 和 “愿做哪种人” 两个模板。“家务舞台赛” 部分列举多种家务活,呈现学生做家务的体验,通过 “家务擂台赛” 和 “知识窗” 让学生感受做家务的好处;“愿做哪种人” 部分以夏丛艳日记为榜样,对比不愿做家务的行为和观点,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整体教材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价值,树立正确劳动观,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动手能力,部分做过简单家务,但参与主动性和技能不足。他们对 “擂台赛” 感兴趣,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同时,学生对做家务的意义认识不深,部分存在逃避心理,通过榜样和对比,可激发其主动承担家务的意愿。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和学习榜样,理解劳动对家庭及社会的重要性,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增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社会认同感。 道德素养:培养热爱劳动、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父母辛劳,学会感恩,在对比中明辨是非,提升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虽不直接涉及法律,但承担家务体现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助学生初步理解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为树立法治观念打基础。 健全人格:在做家务和面对劳动态度选择中,培养耐心、毅力、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避免懒惰推诿,促进健全人格形成。 责任意识:通过劳动实践和榜样学习,强化学生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意识,明白承担家务是义务,培养对家庭和社会的担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参与 “家务擂台赛”,展示技能,感受做家务的好处。 学习夏丛艳的榜样精神,辨析不愿做家务的错误观点和行为。 培养学生主动承担家务的意识和意愿。 教学难点 让学生将做家务的感受内化为主动劳动的动力。 引导学生克服懒惰心理,在生活中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家务活图片、学生做家务视频、夏丛艳日记音频及相关图片等。 家务工具:扫帚、抹布、碗等(供擂台赛使用)。 评分表、小奖状:用于擂台赛评价和奖励。 情景卡片:写有不愿做家务的观点和行为。 心愿卡:让学生写下愿意承担的家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学生做家务的精彩视频,提问:“视频里的同学在做什么?你们想不想也来露一手?其实做家务不仅能锻炼自己,还能为家人分忧。今天我们就来举办‘家务擂台赛’,同时看看我们该‘愿做哪种人’。” 二、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家务舞台赛 ——— 展示与收获 教师活动:组织 “家务擂台赛”,确定叠被子、擦桌子等项目,说明规则。比赛中巡视指导,赛后组织互评自评,结合 “知识窗” 引导学生讨论做家务的好处。 学生活动:分组参与擂台赛,展示家务技能。赛后分享感受,结合自身经历讨论做家务带来的收获,如养成好习惯、提高技能等。 设计意图:通过擂台赛让学生实践并展示技能,在互动中感受乐趣,结合 “知识窗” 深化对做家务好处的认识。 第二部分:愿做哪种人 ——— 榜样与辨析 教师活动:播放夏丛艳日记音频,提问:“从日记中感受到什么?学到了什么?” 展示不愿做家务的情景卡片,引导学生辨析错误观点和行为。 学生活动:交流对夏丛艳事迹的感受,学习其担当精神。针对情景卡片分组讨论,批判错误观点,反思自身行为。 设计意图:以榜样激发学生责任感,通过辨析明确是非,促使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 第三部分:践行承诺 ——— 行动与坚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擂台赛收获和榜样精神,思考自己愿承担的家务。发放心愿卡,让学生写下承诺,鼓励分享。 学生活动:认真填写心愿卡,分享自己的承诺,如每天扫地、整理房间等,表达坚持下去的决心。 设计意图:将认知转化为行动,通过承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