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48062

2.1空气有哪些成分 教学设计 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7680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空气,哪些,成分,教学设计,学科,2024
  • cover
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2.1 空气的成分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2)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1.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难点】1.从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2.探究实验中现象与结论的关系理解。 [新课导入]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入空气,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是它却真实存在。你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验证空气的存在: (1)吹气球时,气球会鼓起来。 气球中气体逐渐增多。 (2)炎炎夏日,风扇吹在脸上会感觉凉快。 风扇吹动有风。 (3)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现象: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课程讲授] 一、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知识视窗 拉瓦锡首先用加热汞的方法定量的测出了空气的成分:1/5的氧气和4/5的氮气。 想一想:空气还由什么成分组成呢? 观察活动 目的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2-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实验原理分析 过量的红磷燃烧时耗尽集气瓶内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弹簧夹后,烧杯里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符号表达式: 3.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3)向燃烧匙中加入足量的红磷; (4)在空气中点燃红磷; (5)将燃着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 (6)待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 4.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时的现象: 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2)待装置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现象: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瓶体积的1/5。 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6.讨论与交流 (1)在实验中,若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1/5,原因是什么? 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 未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2)在实验中,若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大于1/5,原因是什么? 红磷燃烧后未立即伸入到集气瓶中,瓶内气体外逸或实验中弹簧夹没加紧,部分空气从导管中逸出。 (3)能否用蜡烛、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不可以,因为生成物为气体。 (4)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吸收热量;吸收生成的P2O5。 (5)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白烟污染空气,防止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6)剩余气体主要是什么呢?这种气体都有哪些性质? 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没有颜色。 7.改进装置示例 科学家们通过许多科学实验证明:在空气的各成分中,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一氧气(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下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约占4/5,其成分是氮气(N2)和少量其他气体,如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H2O)等。它们的体积分数如图2.1-4所示。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有用么 在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中,氮气含量最多,稀有气体含量很少,这些气体都有各自的用途。要认识它们的用途,先要了解它们有什么性质,因为物质的用途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 1.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2.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等)的性质与用途 三、怎样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N2、O2、CO2、P、P2O5、H2O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等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O2、CO2等。 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