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45074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3次 大小:217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学案
  • cover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学案 “诤友”不是“铮友” 2012年7月3日,《福建老年报》第8版 刊有《心怀善念即为佛》一文,文中写道:“我的一位铮友有点信佛,但与迷信无关。”“铮友送给我一个钥匙挂件。”“铮友走后,我面对带佛的挂件思索良久。”作者连用三个“铮友”,其实均不对,应为“诤友”。 “诤”(zhèng),从言,直言规劝。如:谏诤(也说诤谏)、诤言、诤友。诤友,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白虎通·谏净》引《孝经》:“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至于“铮”(zhēng),从金,本义是金属相击声。常用来比喻刚正不阿,如“铮铮铁骨”。汉语中没有“铮友”一说。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梁怀 简介   乔吉(约1275—1345),字梦符, 号笙鹤翁、惺惺道人。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闻名。白朴(1226—1306),名朴,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生于开封,后定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父白华,官至金枢密院判官、右司郎中。白朴7岁时,寄养于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家,好问待之如亲子。白朴为学甚勤,颇得元好问称赏。36岁时,史天泽迁中书右丞相,力荐白朴于朝,白朴“再三逊谢,栖迟衡门,视荣利蔑如也”(王博文《天籁集序》)。于是终身不仕,一生过着悠游闲居生活,交流者均一时公卿名流。 作品   乔吉被称为元代“曲家翘楚”。今存小令2 13,套数10。有《乔梦符散曲》。白朴其散曲或清丽典雅,或通俗活泼,不拘一格,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诗文多不存,词作有《天籁集》传世,杂剧有《梧桐雨》《墙头马上》二种。散曲今存小令37,套数4。 元曲的特点(一)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 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梭(suō)   悬(xuán)   怯(qiè) 涧(jiàn)   阑干(lán)  帘栊(lónɡ) “寸”本为象形字,后为指事 字,甲骨文的形体,是一只手(又)形。中医诊脉的部位,即自手腕向下退十分之处,称为“寸口”。“寸”由此又引申为长度单位,即“十分”,因此由“寸”组成的词大都有“短”“小”之义,如“寸步”“寸隙”“寸禄”等。 “寸”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寸”组成的字大都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如“封”“付”“守”“尊”“导”等。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阅读《【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回答下面的问题 1.【鉴赏散曲的意境】“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描绘了瀑布怎样的形象?请赏析。 答案:这两句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了瀑布垂挂 悬崖的姿态。“冰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以大胆的想象,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跨越千年,那白练的缕缕经纬线,湿漉漉的,带着水汽,丝丝细雨直从空中飘下。 2.【鉴赏散曲的技巧】请从修辞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三句。 答案:作者连用了比喻,排比,一气呵 成,进一步描绘瀑布变幻的姿态。“白虹饮涧”,写瀑布自石壁飞驰而下,一头栽入涧底,似乎要吞饮涧水。“玉龙下山”,写出瀑布泻下时,随着山势的变化,蜿蜒曲折,摇曳生姿的状态。“晴雪飞滩”,则写瀑布撞击嶙峋的山石,溅起朵朵飞沫,飞洒在滩头。“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动态、色彩,栩栩如生,表现了瀑布飞泻的宏伟气势,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关于乔吉,有人认为其堪称元曲作家中的李白,你如何看?试以上面一首元曲为例,结合你对李白诗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