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下册 8.6 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 新课引入 01. 新知探究 02. 典例分析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小结 05. 课后作业 06. 理解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概念; 掌握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计算方法; 学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计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应用. 重 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的理解、计算与实际应用. 难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回顾 一般地,设总体中的个体数为.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个个体作为样本(),且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这种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回顾 系统抽样 当总体的个数较多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太麻烦,这时将总体分成均衡的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中抽取1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称为系统抽样. 取样,,…,的个个体组成样本.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回顾 分层抽样 (1)分层:将总体按照一定标准分层; (3)确定各层应抽取的个体数:按(2)中的比值确定各层应该抽取的个体数;为第层中的个体数) (4)取样:在每一层抽样,所抽取的个体合在一起就是所需要的样本.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平均分 期末的数学考试后,一位老师想要分析班级的成绩分布,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接下来的教学计划做出调整. 老师首先会计算全班成绩的均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平均分. 这个平均分能够告诉我们全班成绩的总体水平,是高分飘过还是低分挣扎.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电话费调研 我们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职业学校某专 业三年级一班中抽出了 10名学生, 调查其某月 的电话费, 结果如下. 35元、42元、56元、28元、48元、39元、51元、 44元、60元、33元. 那么, 如何衡量这10名学生该月的电话费的平均水平呢 这10名学生该月的电话费的差距情况又如何衡量呢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样本均值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若样本数据为,,…,,则称 为样本均值或平均数. 在统计工作中,样本均值反映样本的平均水平,通常用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的可信程度越高.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提示 但是,平均分并不能告诉我们所有的信息.比如计算得平均分80分,但有些同学可能考得非常好,远远高于80分,而有些同学可能考得不尽如人意,低于80分. 这时,我们需要引入的第二个概念———方差.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方差与标准差 如果样本由个数,,…,,组成,是这个数的均值,则 称为样本方差. 样本标准差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方差与标准差 方差可以告诉我们成绩的波动有多大.如果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接近80分,那么方差就小,说明我们的成绩比较稳定;如果成绩分布很广,那么方差就大,说明我们的成绩波动很大. 标准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成绩的分散程度.如果标准差很小,说明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均分;如果标准差很大,说明成绩分布比较分散.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总结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若样本数据为,,…,,则称 为样本均值或平均数. 称为样本方差. 称为样本标准差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