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第2课 搜索遴选素材 (教科版)七年级 上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搜索中自觉保护他人隐私,抵制非遗虚假信息,在作业中严格标注引用来源尊重知识产权。 能合法下载非遗图文素材并规范标注来源,独立完成“我眼中的非遗”数字资源整合任务。 理解搜索需求分解方法,能用逻辑符号组合关键词精准获取非遗资料,理解搜索引擎索引原理。 学会根据信息来源权威性主动筛选非遗信息,能辨别广告与官方内容,养成多方验证的搜索习惯。 02 新知导入 恰当运用搜索引擎,就会让自己拥有“万能”的“老师”。这个“老师”能及时而准确地解答我们的问题,帮我们从互联网的海洋中“捞针”,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源。 你能否通过搜索引擎,获取非遗项目的相关资源呢?搜索引擎是如何找到这些信息的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和遴选“我眼中的非遗”项目的相关素材吧! 本课要点 02 新知导入 为什么搜湘剧资料全是京剧? 试着在搜索词里加上‘湘剧’,或者说明你需要它的历史还是特点,说得更具体点。 02 新知导入 为什么网上端午非遗时间有2006年和2009年两个? 关注一下这些信息是谁发布的,看看来源网站的网址或介绍,判断它的身份。 02 新知导入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特定信息,例如非遗项目“湘剧”的详细背景、艺术特点或传承现状,若仅输入通用词汇“戏剧”进行检索,搜索引擎将依据其索引数据库和相关性排序规则,优先返回与高频检索词(如“京剧”、“昆曲”)或高权重页面相关联的海量结果。 目标内容“湘剧”因关键词过于宽泛或相对冷门,其有效信息常被淹没在庞杂的关联数据中,难以在显著位置呈现。这种因搜索需求表述模糊性与系统检索机制共同作用导致的意图与结果间的显著偏差,是实现信息高效、精准获取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精准获取信息的挑战:需求与结果的偏差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探索 互联网的资源实在太多了,怎样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想要的信息呢? 搜索引擎是人们获取网络资源最常用的工具,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03 新知讲解 探索 认识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就像是一个超级聪明的网络助手。 它用电脑程序在互联网上到处“逛”,把看到的各种网页信息都收集起来,然后进行整理和分类。当你想在网上找点东西时,告诉它你想找什么(比如输入关键词),它就会飞快地在它整理好的“信息库”里翻找,把最相关的网页、图片、视频等结果列出来给你看。 03 新知讲解 能量加油站 搜索引擎的四种“小帮手” 1. 全网搜索: 它最常用(像百度、谷歌),派“小爬虫”在网上到处逛,把看到的网页都存起来建个大库。你问什么,它就在自己库里找包含你问题的网页。 2. 汇总搜索: 它自己不去找,而是把你的问题同时发给好几个其他搜索引擎(像百度、搜狗),然后把它们的结果收起来,整理好再给你。 3. 专业搜索: 它只专注一个领域,比如查天气、买机票、找论文、买东西,所以在这个领域找得又快又准(像墨迹天气、携程、知网、淘宝)。 4. 目录搜索: 它像图书馆的目录本,靠人工把网站分门别类放好(比如“体育”、“游戏”、“学习”)。你找东西要一层层点开分类看,而不是直接打字搜。 写一写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使用过哪些搜索引擎呢?请写出它们的名字和网址。使用搜索引擎查找“非遗项目类别”,与第1课非遗官网的结果比较看是否有差异。 03 新知讲解 我常用的搜索引擎 我用过这些:百度: www. (查资料最常用)搜狗: www. (有时查公众号文章)必应: www. (界面干净)夸克: ww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