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4006

第四单元 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8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四,统编,上册,语文,八年级,学年
  • cover
写作 《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语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明确语言表达连贯的基本要求。 2.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做到话题统一,顺序有致,巧用关联词。 3.树立作文语言表达连贯的意识,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语言连贯的基本方法:做到话题统一,顺序有致,巧用关联词。 2.树立语言连贯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叶圣陶说:“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 写文章时,如何才能让“语言连贯得体,作文行云流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语言要连贯》,从中去寻找方法。 二、语言连贯要知道 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语言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写作的语言连贯,是作者思想成熟、思路清晰的表现,是一个人语言驾驭能力的反应。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语言连贯通顺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 如何做到语言连贯,今天我们来学习几种方法。 三、活动一:写作话题要统一 文章的作用,在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梁启超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不能随性而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1.快速阅读《昆明的雨》中的段落,勾画出这段话的中心。 学习支架1: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明确: 中心句:昆明菌子极多。 整个段落围绕“菌子极多”这个中心,写了云南雨季菌子的种类多,数量多。句子虽然杂,但中心十分明确,话题前后统一。 从整篇文章来看,汪曾祺先生写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卖杨梅的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太太,看似杂乱无章,实则都跟昆明的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昆明雨的滋润下独具风情的人、事、物、景。整篇文章围绕“昆明的雨”展开叙事、描写,上下贯通,一气呵成。 一篇好的文章,也需要中心明确,话题统一。从文章来看,话题统一就是中心明确集中。 文章(尤其散文)通常都以表达作者的倾向、立场、情感、意念、志向为中心,虽然文中可以有大量的状物、叙事、记人,但最终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 2.回顾课文,填充表格,探究:写作时应该怎样突出中心、统一话题? 文章 中心 紧扣中心的方法 《背影》 父子深情 以“背影”为线索选材,以小见大 《白杨礼赞》 赞美白杨精神 托物言志 由浅入深 《永久的生命》 歌颂永久的生命 层层推进 阐述哲理 《我为什么而活着》 阐述人生态度 由总到分 结构清晰 《昆明的雨》 想念、怀念昆明及过往的生活 散点回忆 情感串联 明确: (1)寻找线索切入,以小见大,一线串珠(《背影》) (2)确保选材围绕中心话题,文字详略有致(《背影》《昆明的雨》) (3)用语言标志(尤其是中心句)厘清文章脉络(《白杨礼赞》《我为什么而活着》) (4)利用烘托、对比、欲扬先抑、象征等写作技巧突出中心(《白杨礼赞》) 3.如果碰到了中心不明确的情况应该如何修改? (1)巧设中心句,增加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