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 第1课时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通过描述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肺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难点: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思考问题,尝试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呼吸道 1.引入:如果婴儿刚出生时不哭,医生会把他打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婴儿出生前生活在羊水中,出生后为了不缺氧,通过哭来打开呼吸系统。 2.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尝试说出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3.师生交流,总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不属于呼吸道。 4.教师出示韦恩图,请学生思考,Ⅰ代表什么器官 5.教师出示呼吸系统示意图,请学生注意观察呼吸道的结构,提问:呼吸道有什么结构保证气体进出畅通 师生交流总结:呼吸道以骨或软骨为支架,可以保证呼吸时气流畅通。 6.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做一组对比实验:甲同学用手捏鼻子,张嘴呼吸;乙同学不捏鼻子,用鼻子呼吸。请学生思考:用嘴呼吸和用鼻呼吸有什么区别 7.教师出示示意图,请学生分析:①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②鼻子有哪些作用呢 师生交流总结:北欧人的鼻子较大,鼻腔较长,毛细血管丰富,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学生尝试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外界气体进入体内的活动,回答: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学生思考,分析回答:咽。 学生观看示意图,尝试分析:呼吸道以骨或软骨为支架,可以保证呼吸时气流畅通。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①北欧人的鼻子较大,鼻腔较长,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②鼻腔的功能: 鼻毛:清洁; 黏液:湿润和清洁; 毛细血管:温暖。 尝试利用生活现象联系本节内容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图例展示,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8.出示气管和支气管示意图,教师讲解:痰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9.教师提出问题:呼吸道有何功能 师生交流总结呼吸道的功能。 (二)肺 1.教师出示肺在胸腔内的结构图,请学生观察说出肺的位置。 师生交流总结,教师指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2.教师出示肺泡结构图或模型,请学生分析:肺有哪些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①多:肺泡数目多;②绕: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③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学生分组总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还有清洁、温暖和湿润作用。 学生观察后,指出: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学生观察结构图,分析讨论,交流达成共识: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数目多,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通过总结,使学生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通过观察分析,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肺的功能及结构特点。 学生小组内总结、归纳,全班交流补充。 归纳记忆课堂知识点。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你们跑步时,体育教师往往要求你们用鼻呼吸,为什么 学生认真思考、交流并回答:鼻腔内有鼻毛、黏膜、毛细血管,具有清洁、湿润、温暖空气的作用。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