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5818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的繁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3219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青岛,下册,整体,植物的繁殖,第四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 第4单元《植物的繁殖》 单元主题 生命的延续密码———探秘植物繁衍的智慧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生命的延续密码———探秘植物繁衍的多样智慧 二、单元情景 “校园植物繁殖实验室” 学生扮演“植物科考员”,在科学课中建立“植物繁殖实验室”,通过观察、实验、种植活动,探究植物多样化的繁殖方式,完成一本《校园植物繁殖档案》,最终通过“植物繁殖博览会”展示研究成果。 三、课标分析 1.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概念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2.学习内容: (1)8.1 植物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 (2)8.4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逐代传递 3.学段目标(3-4年级): 1.描述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2.通过实验验证植物营养繁殖的条件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植物的花》、《植物的果实》、《种子发芽了》、《植物的“分身术”》四课。 第11课《植物的花》主要介绍植物花的构成部分,包括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通过解剖桃花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直观了解花的内部结构,并认识到花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 第12课《植物的果实》聚焦于植物的果实,介绍果实的构成及其作用。学生将学习果实如何保护种子、帮助种子传播等,并通过观察不同果实的构造,理解果实与种子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13课《种子发芽了》深入探讨种子的结构和萌发条件。学生将通过实验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如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并亲手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 第14课《植物的“分身术”》介绍植物除种子繁殖外的其他繁殖方式,如分株繁殖、扦插繁殖等。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这些繁殖方式的特点和过程,认识到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植物的花》为后续课程提供了基础知识。学生了解了花的构成和作用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来源及作用。《植物的果实》是对《植物的花》的延伸和补充。果实是花受精后发育而来的,它保护了种子并帮助种子传播,因此与花有着密切的联系。《种子发芽了》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条件,是学生对植物繁殖过程理解的深化。同时,它也为学生理解植物如何通过种子繁殖后代提供了实践基础。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根/茎/叶繁殖; 2. 理解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适宜温度。 科学思维 1.能归纳植物的共同特征; 2.能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 探究实践 能独立设计种子萌发实验; 学会扦插月季的规范操作。 态度责任 萌发对生命延续的敬畏感; 树立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意识。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对植物繁殖认知碎片化,易混淆“种子传播”与“繁殖方式”。 2.认知基础:已掌握“植物由根茎叶组成”,但对花、果实功能及无性繁殖缺乏系统认知。 3.学习难点:营养繁殖的生物学原理(细胞全能性)需简化解释。 七、学习活动 花之密语 《植物的花》 解剖花结构,理解授粉过程。 用放大镜观察百合花,制作“花的护照卡”(标注雄蕊、雌蕊、花瓣)。 美术 果实直播间 《植物的果实》 探究果实与种子的功能协同性。 对比苹果与蒲公英果实,实验验证果实对种子的保护/传播作用(如模拟风力传播)。 物理 种子的诞生 《种子发芽了》 实证水、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分组设计对比实验(A组:缺水;B组:低温;C组:正常条件),每日记录绿豆发芽率。 数学统计 分身实验室 《植物的分身术》 掌握扦插技术及原理。 每人扦插一株多肉植物,对比“土培”与“水培”生根速度,绘制《生根观察日记》。 劳动教育 八、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