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6310

第14课《驿路梨花》教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69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4课,驿路梨花,教案
  • cover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略读,把握文章主要人物和情节。 2.厘清文章巧妙的构思及其表达效果。 3.感受中华美德,体会雷锋精神,学习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篇小说的情节。 2.厘清文章巧妙的构思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略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有关“哀牢山”的视频介绍,通过视频观看,请同学说说对哀牢山的初印象。 哀牢山,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篇小说,故事发生的地方。现在让我们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眼睛,走进哀牢山,走进今天的课文———《驿路梨花》。 略读课文,厘清人物和情节 任务一:略读课文,快速找出文章出现的人物。 略读方法指导:1.不能指读,必须默读,可以扫读; 遇到生字词或者跟阅读重点无关的地方,可以跳读; 每分钟阅读400字左右,需边读边勾画关键信息。 人物:“我”和老余、瑶族老人、哈尼姑娘、解放军、梨花姑娘 任务二:再次略读课文,并说说: 这些人物分别与小茅屋有什么故事? 教师示例: “我”和老余:向哈尼小姑娘学习,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概括: 人物 事件 “我”和老余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照料小茅屋 瑶族老人 为方便过路人,专门送粮食来 哈尼姑娘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照料小茅屋 解放军 向雷锋学习,为方便过路人而建造小茅屋 梨花姑娘 为方便过路人,照料小茅屋 任务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么多的人都有小茅屋有关,到底谁是茅屋的主人? 作者是直接说出茅屋的主人是解放军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推理,并补充“设悬念”这一文章构思的精巧安排及作用。 再厘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课文顺序 小茅屋建盖、维护的顺序 任务四:“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1.请同学们再思考:茅屋的主人,真的只是解放军吗? 教师小结:建造和照顾小茅屋的人都是它的主人。 只要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淳朴善良等精神的人,都可以是小茅屋的主人。 那如何让这座小茅屋能一直完好、完备地在哀牢山深处,屹立不倒呢? 教师小结:让雷锋精神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小屋就会一直存在。正如作者引用了一句很好的诗句来概括———驿路梨花处处开”。 (三)课外拓展: (1)补充“彭荆风《深情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一文中,有关创作本篇小说的背景意图。 (2)再补充“雷锋同志经典语录”。 (3)延伸社会事例,深化文章主旨。 (四)课堂小结: 整篇文章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巧设三次悬念、两次误会,借助了大山深处小茅屋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梨花一样的人和雷锋精神的赞美、热爱和崇敬。 作业布置: 1.文中多次出现“梨花”,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含义,并说说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 2.你我身边不缺少这样的人,仔细观察,写一写你身边的“梨花”。要求: (1)一个富有内涵的题目。(提示:可运用修辞、化用诗句等) (2)把人物写具体。(提示:可运用修辞、人物描写等写作手法) (3)字数200左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