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9191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213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第9课 对外开放 单元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教学 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时空观念】:利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掌握 “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 的对外开放格局,理解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历史演变过程。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教材中关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及加入世贸组织的史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初步形成独立的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比较近代前期的被迫开放与新时期的主动开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重点 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讲解法等,相应的学法有阅读法,归纳总结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科书、教案、教学课件 教学资源 《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课本、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走进新时代》节选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啊!我们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师问: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的事件和领导人物是谁? 2、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的决策? 领导人又是谁?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历程。本课我们探究的主题是“对外开放显奇迹,伟大决策定乾坤”。分三个板块:经济特区显威力、层层深入覆全国、加入世贸影响大。 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毛泽东。2、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通过音频和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通过回答问题,巩固旧知识。 讲授新课 第二环节: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教师讲解:什么是对外开放? 即打开国门,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 一、经济特区显威力 1、多媒体显示图片和史料,分析中国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 材料: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一邓小平 2、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以什么方式迈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发生在哪一年?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地方? 3、中央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多媒体显示: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结合材料回答: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多媒体显示问题,巩固本目知识。 师问:深圳经济特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办经济特区的效果好不好?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多媒体展示:经济特区的变化的图片) 多媒体显示问题,巩固本目知识 二、层层深入覆全国 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描述我国对外开放的的过程。(结合多媒体地图) 2、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带来什么影响? 3、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材料来突破。) 多媒体展示问题: 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近代开放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