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 目 英 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根据图表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一、一战爆发的原因 经济发展上:美、德后来居上,反超英、法; 政治发展上:经济实力强的德、美国比英法殖民地少。 【相关史事】1871年,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统一,这为它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德国的工业本来落后于英、法两国,但后来居上。同英国一样,德国发展工业也需要从海外获得原材料和市场,但是德国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只有英国殖民地的 1/10。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德国与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 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漫画) 结合材料,思考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有什么诉求 一、一战爆发的原因 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1.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国家 各大国的争夺“愿望” 德国 继续遏制法国,争夺世界霸权 英国 虽经济增长已落后于德国,当仍想稳坐世界殖民老大的交椅。 法国 普法战争失败,力图复仇,并想吞并德国的鲁尔矿区。 沙俄 反对德国过分削弱法国,与奥匈在争夺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产生矛盾。 意大利 与法国在争夺北非殖民地的冲突中失败,法意关系恶化。 奥匈 染指巴尔干地区,吞并了其中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与俄国结下梁子。 为他们寻找合适的盟友。 矛盾:法德、英德(核心)、俄奥 思考两大集团形成的影响及性质? 国家 1880 1890 1900 1910 1914 沙俄 79 67 116 128 135 法国 53 54 71 76 91 德国 42 50 52 69 89 英国 36 42 62 57 53 奥匈 24 34 38 42 44 意大利 21 28 25 32 34 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单位:万人) 英国炮弹工厂 德国潜艇 法国列车炮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这颗“火星”是指…? 这只“火药桶”是指…? 一、一战爆发的原因 疯狂的扩军备战,局部冲突不断,大战一触即发。 2.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与对抗 塞尔维亚 萨拉热窝 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那 3.萨拉热窝事件就是那点火星,丢进了“巴尔干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 战略地理位置、资源丰富、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民族成分复杂等因素的交织,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火药桶” 一、一战爆发的原因 1.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与对抗 3.萨拉热窝事件 导火线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1914年7月28日 1916年2月 1917年 1918年11月11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凡尔登战役开始 美、中、巴等国对德宣战 德国投降 开始 结束 二、一战的过程 自主阅读教材,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一战的过程。 战线:西线(德法交战) 战略位置:通往巴黎要塞。 伤亡: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法军:54万;德军:43万) 德出动飞机.毒气弹。 结果:德国失败 绞肉机 地狱 屠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战场形势图(1914-1918年) 西线:英法军队 德军 东线:德奥联军 俄军 南线:奥军 俄军、塞尔维亚军队 哪条战线是决定性战场? 西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 因为交战双方为两大集团核心,实力相对较强。 两线作战? 二、一战的过程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保、奥斯曼土耳其 意 交战双方: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 意 战线: 战争开始 7月28日 1917年 1918年 战略反攻 191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