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0303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22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4943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22张
  • cover
(课件网) 一战前后欧洲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联合起来 三年国内战争 国内 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 国外 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国有化 国家分配 农业 工业 产品分配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一、列宁的探索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在继续.....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1920年至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民死于饥饿,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农民喊出:“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材料二: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根据材料和教材,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 一、列宁的探索 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与农民亲切交谈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新经济政策 (经济方面的探索) (1)背景: (2)时间: ①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1921年 一、列宁的探索 2.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 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除口粮、种子粮以外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分配 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利于提高生产者积极性 强制性计划经济 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影响: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新经济政策: 3.苏联的建立: 1922年底,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国徽 苏联国旗 沙俄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1917年之前 1917-1922 1922-1991 1991-今 (政治方面的探索) 15个权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 1.列宁逝世: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 斯大林认为,苏联已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可以依靠政权力量,加快经济发展。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作法。苏联不应走这条旧路。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因为苏联的重要企业都是国家所有的,政府可以通过指令性计划,调动大部分人力物力资源去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斯大林 列宁和斯大林 继任者斯大林认为应该怎样发展苏联经济?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行计划经济 二、斯大林的建设 2苏联的工业化: 材料一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复苏, 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 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材料二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苏联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