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国际关系的变化 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情况 链接课本P7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与此同时,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战后欧洲的联合 1.背景———战后的欧洲: 英国伦敦被轰炸的惨状 法国敦刻尔克的惨状 德国柏林的惨状 面对二战后的满目苍夷,你觉得20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欧国家主要任务是什么? 立刻进行战后重建,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 一、战后欧洲的联合 2.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 20世纪50-70年代: 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战前水平。 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从图表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一、战后欧洲的联合 3.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虽然他们尽管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一: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支援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 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材料三: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四: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如: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④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②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领域: 标志:意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链接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 拓展补充 一、战后欧洲的联合 4.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西欧的GDP增长率(1870-1998)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VS 西欧各国面积小,市场狭小;主权国家多,易形成关税壁垒和货币障碍,阻碍经济发展。 内部障碍 冷战对欧洲的威胁 外部障碍 目的:联合自强提高国际地位 根本原因: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联合 一、战后欧洲的联合 5.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 20世纪 50年代初 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 六国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 由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93年 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2002年 欧元成为欧元区的唯一合法货币。 成员国27个。 区域性经济组织 区域性政治经济共同体 一、战后欧洲的联合 6.欧洲走向联合的意义: 材料二:联盟确立下列目标:通过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持续的进步;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 ———《欧洲联盟条约》 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993年 其他46% 美国27% 西欧27% 美国35% 其他49% 西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