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0608

第3课 文物修复师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210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课,文物,修复,教案,格式
  • cover
《文物修复师》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以“文物修复师”为主题,借助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物修复基本知识,展现其过程与意义,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培养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基础技能,但对于文物修复这类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较为陌生。教学中需运用直观材料和有趣的方式引导他们理解,鼓励自由表达,突破将文化元素融入创作的难点。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引导学生观察文物修复前后的对比,感受文物的美和修复工作的价值。 2. 让学生体会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审美内涵,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 1. 帮助学生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形式表现文物修复的过程和场景。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表现文物特征的能力。 创意实践 1.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与文物修复相关的艺术作品。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文化理解 1. 让学生了解文物修复的意义,感受文化遗产的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让学生了解文物修复的意义和基本知识。 2. 学会用美术形式表现文物修复的过程。 3. 感受文物的美和文化价值。 难点 1. 将文物修复的文化元素自然融入艺术创作中。 2.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 3. 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提问引导法、实践教学法 教具准备 文物修复视频、课本、对比图片、彩纸、颜料、黏土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1) 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文物修复的短视频,视频中清晰展示文物修复的过程和意义,如修复师小心翼翼地清理文物、拼接碎片等场景。 (2) 播放过程中,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视频中的细节,如修复师的动作、使用的工具等。 (3)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们知道视频里的人是做什么的吗?” (4) 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引导,若学生回答不准确,进一步提示:“他们修复的可不是普通的东西哦,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物。” (5) 接着问:“那你们想想他们为什么要修复文物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6) 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用积极的语言回应,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很有道理”。 (7) 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文物修复师》,强调文物修复师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专家。 (8) 再次强调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专注观看视频,观察文物修复过程。 2. 积极思考教师的问题并举手回答。 3.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 4. 对文物修复工作产生好奇和兴趣。 评价任务 视频吸引: 问题引导: 兴趣激发: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直观地展示文物修复过程,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引出课题,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阅读 (1)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用温和的语气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读一读关于文物修复师的课文,看看能发现什么。” (2) 带领学生逐句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时,耐心地教学生认读和理解。 (3) 阅读完后,提问:“文物修复师修复的是什么呀?”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4) 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表扬,如“你读得很认真,回答完全正确”。 (5) 接着问:“那他们用什么工具来修复文物呢?”鼓励学生再次从课文中找线索。 (6) 当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追问:“你能想象这些工具是怎么使用的吗?”培养学生的想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