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1121

1.《春天的使者》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273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春天的使者,教案,格式
  • cover
《春天的使者》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春天的使者》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它以燕子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教材中呈现了多幅与燕子有关的艺术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素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创造能力,激发对美术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动手能力较弱。他们在生活中对燕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深入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在剪出燕子生动形态和合理装饰上存在困难。教学中需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其注意力,加强指导,助其克服困难。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够准确感知燕子的外形特征和飞行姿态,感受其灵动之美。 2. 体会以燕子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所传达的美感和意境。 艺术表现 1. 熟练运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燕子形状,并能用流畅的线条表现。 2. 尝试用简单纹饰对燕子进行装饰,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力,剪出不同姿态的燕子,并进行个性化的纹饰设计。 2. 能将燕子与其他春天元素组合,创作以春天为主题的作品。 文化理解 1. 了解燕子作为春天使者的象征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2. 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燕子的外形特点和飞行动态,能用语言准确描述。 2. 熟练运用对折剪的方法制作出燕子的形状。 3. 学会用简单纹饰对燕子进行装饰,提升作品美感。 难点 1. 剪出燕子生动、灵动的形态,展现其飞行时的姿态。 2. 创造性地运用纹饰装饰燕子,使作品具有独特个性。 3. 将燕子与其他春天元素自然融合,创作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剪刀、铅笔、胶水、水彩笔、展示板、夹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歌曲视频导入 (1) 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小燕子》,同时展示春天美景中燕子飞翔的动画视频。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跟着音乐轻轻哼唱,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2) 待歌曲播放一会儿后,鼓励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哼唱,引导他们用欢快的声音融入到歌曲情境中。 (3) 歌曲和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微笑着提问:“同学们,在这首歌和视频里,我们看到了谁呀?”用亲切的语气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 (4) 当学生回答出小燕子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如“非常棒,你们都很聪明!” (5) 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那你们能说一说小燕子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吗?”引发学生对燕子出现时间的思考。 (6) 听取学生的回答后,教师总结:“对啦,小燕子每年春天都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天的使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可爱的春天使者———小燕子。” (7) 为了加深学生对燕子是春天使者的印象,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燕子与春天的关系,如燕子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带来了春天的消息等。 (8) 最后,教师以充满期待的语气说:“让我们一起走进燕子的世界,去发现它的秘密吧!” 1. 跟着音乐一起哼唱《小燕子》。 2. 积极回答教师关于视频中动物的问题。 3. 思考并回答燕子出现的时间。 4. 带着好奇的心情准备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评价任务 参与哼唱: 回答准确: 态度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歌曲和动画视频,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互动,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燕子,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新授 寻找艺术作品中的小燕子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多幅以燕子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如明代陆治的《杏花鸳鸯双燕图》、现代程璋的《荷花燕子》、清代任伯年的《桃花双燕》以及民间剪纸《等燕婆婆》等。在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