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1898

七下24.《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251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下,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
  • cover
七下《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浏览课文,梳理小说的情节线索。 2.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研读语段,感受小说的奇妙构思。 教学重点 1.浏览课文,梳理小说的情节线索。 2.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研读语段,感受小说的奇妙构思。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科学探索不止,精神之火不灭”,沿着第六单元的科学探索之路,我们了解了斯科特一行的悲壮伟大,感知了杨利伟太空一日的惊心动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进行微视频设计,走进刘慈欣笔下的的科幻世界,发现未来人类勇于科学探的精神。 二、浏览,寻“眼睛” 1.板书题目,学生观察课文标题,自主质疑,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学生的提问。 预设——— 她是谁?谁带上了她的“眼睛”?“眼睛”是什么?“眼睛”的功能是什么?带上她的“眼睛”去做什么?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她的“眼睛”感受到了一些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回答自主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预设——— 标题中的“她”是谁?———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谁带上了她的“眼睛”?———要去度假的“我”带上她的眼睛。 “眼睛”是什么?———一副传感眼镜。 “眼睛”的功能是什么?———佩戴“眼睛”的人可以将视觉、触觉、味觉传给同样佩戴“眼睛”的人,让那个人如临其境,分享感官的美好触动。 带上她的“眼睛”去做什么?———去草原度假,欣赏地球美丽风光。 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为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 她的“眼睛”感受到了一些什么?———她看见了草原上的花花草草和美丽的月光,感知到溪水的清凉,微风的轻柔,听到了雨中鸟儿的鸣叫。 3.说说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预设——— 这是一双高科技的眼睛,这是一双连接地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眼睛,这是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这是一双藏着对生命最纯粹的热爱的眼睛…… 三、跳读,述“眼睛” 1.跳读课文,圈画关键句,尝试用“我”“她”以及“主任”的视角复述这个故事。 预设——— “我”的视角:“我”是空间站的一名宇航员,对日复一日的灰色生活感到麻木。主任给了我一项特殊任务———带上一双“传感眼睛”,替一位被困在地心的女同事体验地面世界。起初我觉得这不过是例行公事,敷衍地带着她看草原、溪流、野花。但她却对一切都充满狂热的好奇:“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溪里去”“能闻到青草的味道吗?”她的感知力像一把钥匙,撬开了我麻木的感官。直到任务结束,主任才告诉我真相: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因事故坠入地心,永远困在6000公里深的地核中。那双“眼睛”是她与世界最后的连接。我终于明白,她为何对一片落叶、一滴露珠都视若珍宝———那是她用生命换来的、对人间最后的眷恋。从此,我再也无法忽视晨光与晚风,因为我知道,有一双眼睛永远留在了黑暗里,替我看着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她”的视角:当“落日六号”失控坠入地心时,我知道自己成了永恒的囚徒。地核舱里只有无尽的黑暗和高温,直到地面送来这套“传感眼睛”———它成了我最后的窗户。我让“他”带我去草原,去闻野花的香气,去听溪流的声音,去摸冰凉的露水。我贪婪地索取着每一寸感知,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唯一能“触摸”世界的方式。我不敢告诉他真相,怕打扰这份纯粹的美好。我只是反复说:“多看看吧,帮我记住这些。”当地面通讯即将中断时,我轻声说:“谢谢你。”黑暗中,我仿佛仍能看见草原上的阳光,听见风穿过草叶的声音———这些记忆,足够支撑我在这地心深处,做一个漫长而温暖的梦。 主任的视角:“落日六号”事故报告下来那天,整个指挥中心一片死寂。她是最优秀的领航员,却困在了6000公里深的地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