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2053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2自然灾害的防避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6732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35张,教学课件,防避,自然灾害,教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 【导】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蕴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 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 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 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结合所学,你了解防 灾减灾的手段有哪些?对于洪水、地震、滑坡等 自然灾害如何做到自救与互救?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 1、通过辨析概念、举例说明、案例研讨、读图分析,了解减灾的目的、基本原则、主要途径以及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防避自然灾害的一般措施。 2、通过情境模拟体验,了解防避地震灾害、洪水灾害、滑坡灾害、泥石流灾害等常见自然灾害的具体措施。 一、自然灾害防避概述 材料一 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的工作指导方针,建成了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左图吊箱测流是目前最适合对高含沙、冲淤变化大、漂浮物多的河流进行流量测验的设施。我国在地震预警方面有过多次成功案例。例如,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时,比震预警系统提前28秒为成都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 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 震时,成批提前71秒收到 地震预警信息。 材料二 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修建了一系列防灾工程。例如荆江分洪工程,通过开闸泄洪,确保了荆江大堤及两岸人民的安全。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 “绿色万里长城”,即三北防护林。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 荆江分洪工程 材料三 早在1989年4月中国就成立了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具体组织全国的减灾活动和科学研究、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灾害评估和公众教育等工作。先后颁布和实施了数十项防灾减灾专门性法律。此外,还加强灾害保险与救援,以及灾后恢复等方面的工作。左图是2010年4月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青海玉树地震后开展搜索营救、医疗救助、后勤保障等救援工作。右图是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北川新县城。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在防灾减灾中做了哪些积极工作? 材料一建立水文灾害监测和地震预警系统,体现了建立高效的防灾救灾信息系统,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方案。 材料二实施防洪分洪工程、三北防护 林工程等防灾减灾工程。 材料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和健全灾害 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加强灾害保险与救 援、灾后恢复等工作。 此外还加强防灾、减灾的国际或区域 合作等。 2、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个人在防灾减灾中应采取哪些积极的行动? ①公民:提高防灾避灾意识,学习自救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参与救灾的社会责任感。 ②未成年人:尽力维护自身安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考虑救助他人与财物。 ③个人:记住“十字要诀”,即学、听、备、察、报、避、断、 抗、救、保。 二、自然灾害的防避 知识点一:地震灾害的防避 材料一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地震过后,余震不断发生。此次地震对我国造成巨大损失。 材料二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积累了大量防震抗震的有益经验。例如,日本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建立城市防灾体系,颁布的《建筑基准法》规定抗震标准为经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