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3875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1自然灾害的成因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1-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006095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6张,教学课件,成因,自然灾害,教版
  • cover
(课件网) 4.1自然灾害的成因 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我国近7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两次地震灾害。这两次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差不多,造成的损失却相差很大。汶川地震死亡人数远远小于唐山地震,而直接经济损失却远远大于唐山地震。 造成两次地震灾害损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灾害损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976年唐山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 课标解读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课标呈现】 1.运用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的的概念,说出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知道自然灾害的常见类型。 2.运用资料,说明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学习目标】 (一)自然灾害及常见类型 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指因自然异常或者快速变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或事件。 龙卷风 干旱 地震 寒潮 凌汛 泥石流 洪涝 沙尘暴 (一)自然灾害及常见类型 自然灾害的概念 思考:判断以下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1、发生在塔里木沙漠的洪水。 2、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成灾的必备条件、诱因? 自然界异常变化;受灾体:人员、财产、资源等。 (一)自然灾害及常见类型 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受灾区人口密度越大、社会发展水平越低,伤亡人数越多;受灾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损失则越大。 自然异变的强度、速度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密度 产业布局 影响因素 (一)自然灾害及常见类型 自然灾害的类型 (1)地质地震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2)气象水文灾害:洪涝、旱灾、台风、寒潮、风沙等。 (3)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赤潮灾害等。 (4)生物灾害:蝗灾、虫灾、生物入侵、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等。 (5)生态环境灾害:水土流失灾害、风蚀沙化灾害、盐渍化灾害、石漠化灾害 根据我国《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自然灾害分为五大类。 (二)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地震成因及类型 地震: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的地面震动。 岩石圈 内力作用 超过岩石承受限度 破裂 内能释放 地震波 地面震动 (地震) 地震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 人工诱发地震 天然地震 地质构造活动 火山活动 地层陷落 人类活动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水库蓄水、深井注水等) (二)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地震构造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3、地震波: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4、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5、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二)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震级和烈度 震级等级图 地震烈度示意图 震级: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二)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地震烈度影响因素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地面组成和房屋结构等有关。一般来讲,震中区的破坏最严重,烈度最高。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迟渐减小。 (二)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地震的分布 板块边界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分布带,板块内部大大小小的断层活动带也是地震的主要发生地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周边板块的交接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