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辉煌成就》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材聚焦中国近现代美术领域,涵盖建筑、雕塑、绘画等内容,呈现美术成就。通过介绍代表艺术家及作品,为学生搭建知识体系,培养审美与创作能力。它是学生了解美术发展、提升艺术素养的重要载体。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美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好奇,但审美和创作能力待提高。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理解作品内涵有难度。教学中应多结合实例,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突破思维局限,提升综合素养。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感受中国近现代美术作品独特魅力,提高对色彩、线条等美术元素敏感度。 2. 体会不同美术形式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增强审美感知力。 艺术表现 1. 掌握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用专业术语分析评价作品。 2. 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表现现代成就的作品。 创意实践 1. 突破传统思维,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尝试不同创作方式,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文化理解 1. 了解美术作品文化背景和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认识美术与社会发展关系,关注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不同领域成就,掌握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2. 分析作品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用美术语言赏析评价。 3. 启发创作灵感,指导以现代成就为主题创作。 难点 1. 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内涵价值,提升审美深度和文化素养。 2. 突破传统思维,在创作中体现现代成就魅力和时代精神。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画工具、参观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播放视频引思考 (1) 播放展示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巨变视频,涵盖高铁飞驰、5G网络覆盖、航天事业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等场景。 (2) 播放过程中,提醒学生留意视频中的成就场景,感受时代变化。 (3) 视频结束后,营造轻松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4) 提问学生:“在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中国近现代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5) 认真倾听学生回答,用点头、微笑等给予回应。 (6)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点评,肯定独特观点和感受。 (7) 总结学生发言,强调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科技、经济等方面,也在美术领域有所展现。 (8) 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中国近现代美术领域的辉煌成就。 1. 观看视频,感受中国近现代成就。 2. 思考教师问题,准备发言。 3. 积极分享看到的成就和感受。 4. 倾听他人发言,学习不同观点。 评价任务 观看专注度: 发言积极性: 感受表达力: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成就,自然引出课题,为后续学习铺垫。 新授 - 建筑艺术成就 活动一:建筑之美赏析 展示建筑引关注 (1)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北京鸟巢、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建筑图片。 (2) 逐张展示时,提醒学生观察建筑外观形态、结构特点。 (3) 详细介绍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强调其独特造型,融合现代科技与东方文化元素,三个球体与塔身对比鲜明。 (4) 提及类似造型建筑,加深学生印象。 (5) 介绍北京鸟巢,突出仿生学设计理念,展现建筑力学之美和对生命的尊重。 (6) 举例说明仿生学在其他建筑中的应用。 (7) 讲解苏州博物馆新馆,分析其将传统江南建筑元素与现代材料和设计手法结合的特点。 (8) 展示传统江南建筑图片,对比异同。 引导讨论促理解 (1) 提出问题:“这些建筑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它们在设计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组长组织讨论和记录。 (3) 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引导学生从功能、文化等角度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