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1343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分班考专项08:诗词曲鉴赏-(含答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545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答案,鉴赏,词曲,专项,分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专项08:诗词曲鉴赏-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古诗文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 派词人 ,字 ,号 ,有“ ”之称,与苏轼合称“ ”,与李清照合称“ ”。 2.下列句子中的“见”与“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意思不同的是( ) A.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D.二月初惊见草芽。 3.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 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 , ”极为相似。 5.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首词后四句所表现的画面内容。 6.从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8.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读古诗,完成各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此诗的作者是 ,这是一首(填序号) 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1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 和 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 ,表现了石灰的 。 11.此诗使用 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 的高尚情操。 1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 、 ,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 , 。” 古诗词阅读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成仇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句: (填写文中诗句) 14.作者巧比妙喻,用“萁”比喻哥哥曹丕,用“豆”比喻① ,“同根生”指② 。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兄弟之间情同手足,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B.表达了作者对哥哥曹丕的理解与无奈。 C.表达了作者对骨肉相残的厌恶与憎恨。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6.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杜甫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诗句都出自于杜甫的诗歌。 17.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押in韵,韵脚有森、音、心、襟。 B.诗中“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它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D.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