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4970

4.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724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升华,凝华,导学案,2025-2026,学年,物理
  • cover
4.4 升华和凝华 导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感知升华和凝华两种物态变化,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难点: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复习引入: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物态变化,括号里填上吸放热。 ? ( ? ) 物质能由固态转化成液态,然后由液态转化成气态如冰化成水,水能气、汽化成水蒸气。试想一下物质能不能由固态直接转化成气态呢?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支持你的想法呢? 活动一 通过实验认识升华和凝华 出示碘玻璃锤,观察一段管壁银黑的固态碘,并用摸另一端没有碘的玻璃管壁,感知初始管壁的温度,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含有碘的一端玻璃管,观察管中碘的状态变化。 1.现象一:被酒精灯加热的固态碘逐渐 ,管中自下而上充满着 色气体,且管中 液态碘的出现。 归纳小结:物质由_____直接变为_____的过程现象叫做升华,升华需要 热。 2.现象二:停止加热后,管中的气体颜色,逐渐变 (淡或深),碘蒸气逐渐 ;原来没有碘的上端玻璃管壁,逐渐出现 态的碘;且上端玻璃管的温度在 。 归纳小结:物质由_____直接变为_____的过程现象叫做凝华,凝华需要 热。 活动二 根据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生活、自然现象 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请至少举两个例子) _____、_____。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请至少举两个例子) _____、_____。 并分别对上述其中一个例子说明形成的原因? 2.阅读课本110页“STS”,了解“人工降雨”,并用学过物态变化知识进行解释。 在进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变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水蒸气便 成了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就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 【合作探究】 1.(2024 五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关于物态变化的四个情景,以下说明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图甲为2024年1月3日,黑龙江哈尔滨出现雾凇景观,雾凇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B.图乙为2024年1月6日,山西壶口瀑布出现的冰挂景观,冰挂的形成要放热 C.图丙为2024年1月22日云南曲靖下雪的场景,“下雪不冷化雪冷”,是雪熔化要吸热,雪形成要放热 D.图丁为2024年2月14日贵州威宁出现的大雾天气,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2024 呼和浩特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3.(2023秋 朝阳区期末)物理课上老师为了模拟人工降雨,向锥形瓶内放入适量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向纸盘中倒入少量凉水,再将锥形瓶放于盘中,接着将气球套在瓶口,静置片刻,发现气球的体积增大,如图甲所示。一段时间之后,锥形瓶壁上的不同位置形成了露和霜,纸盘中的水有结冰现象,如图乙所示。 (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2)判断露是出现在锥形瓶壁的外部还是内部,并解释原因。 当堂检测 1.(2024 梧州模拟)雾凇的形成是(  ) A.凝固 B.凝华 C.液化 D.升华 2.(2024 雁塔区校级模拟)今年无锡开学初,突降小冰粒,它不是冰雹也不是雪,而是霰(xian),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形成的白色小冰粒!它是《诗经 小雅 颊弁》中“如彼雨雪,先集维霰”的霰,是《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霰,古人视为吉祥的象征。关于“霰”形成时的物态变化,最可能是(  ) A.液化 B.凝华 C.凝固 D.熔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