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5235

第16课 白描花卉妙笔生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09-22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18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6课,白描,花卉,妙笔,教案,格式
  • cover
《白描花卉妙笔生》教案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白描花卉妙笔生》是岭南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它聚焦于白描花卉绘画。此内容在教材体系中承上启下,既巩固之前的绘画基础,又为后续深入学习工笔画奠定基石。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白描花卉写生方法,提升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白描花卉绘画技巧掌握不足。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强、创造力丰富,但在观察和表现花卉形态上可能不够精准。学习困难在于把握线条运用和花卉形态特征,可通过欣赏作品、实践练习和教师指导来突破。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够敏锐感知白描花卉作品中线条活泼灵动与朴素雅致的艺术特征。 2. 体会白描花卉作品所传达出的独特审美价值和意境。 艺术表现 1. 学会运用浓淡相宜的线条进行白描花卉写生,准确表现花卉的形态结构。 2. 掌握白描花卉的基本绘画步骤,能独立完成一幅白描花卉作品。 创意实践 1. 在白描花卉创作中,发挥想象力,融入个人创意元素。 2. 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探索白描花卉绘画的多种可能性。 文化理解 1. 了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 认识白描花卉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白描花卉的写生方法和绘画步骤。 2. 理解白描花卉中线条的运用和审美价值。 3. 了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 难点 1. 运用线条准确表现花卉的形态和质感。 2. 把握白描墨色的浓淡变化,体现花卉的层次感。 3. 在创作中融入个人创意,展现白描花卉的独特魅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纸、笔、墨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知导入 回顾与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白描手法,提问学生对白描的理解和印象。 (2) 展示一些工笔花鸟画作品,介绍工笔是常用的绘画方法,其笔触细腻,也被称为“细笔画”,常用于绘制花鸟画。 (3) 强调白描也是花鸟画常用的绘画方法,引出本节课要探索的白描花卉写生方法。 (4) 展示一些白描花卉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观察画面,感受白描花卉的独特魅力。 (5) 提出问题:这些白描花卉作品是如何表现花卉的形态和神韵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6)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作品的初步感受和想法。 (7)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要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 (8) 总结导入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白描花卉妙笔生。 1.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白描手法。 2. 观察工笔花鸟画和白描花卉作品。 3.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4. 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评价任务 回答准确性: 观察细致度: 思考活跃度: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和展示作品,自然地引入本节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知讲解 白描花卉赏析 (1) 展示两幅工笔花鸟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细节,提问:画面细节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 从构图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画面简洁,背景不着一笔,蝴蝶姿态各异,大小相间,颜色缤纷,让学生体会构图的巧妙之处。 (3) 讲解技法,强调画家运用了细致入微的写实技法,花瓣和叶片的描绘极为写实,线条圆润流畅,色彩丰富。 (4)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审美价值,说明画面生动真实,展现了海棠花在春风中的动感瞬间,叶片翻卷辗转,枝干呈“S”形曲张之态,成功渲染了无形的醉人春风和隽永的春意。 (5) 展示另一幅荷花作品,分析其构图和表现手法,强调作者以俯视特写手法将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 (6) 总结工笔白描的特点,指出其线条简练,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强调线条的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