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鹤延年笔随心》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松鹤延年笔随心》是岭南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此课聚焦写意画中松鹤主题,介绍写意画特点与技法。教材通过作品赏析、步骤讲解,让学生了解松鹤寓意,掌握绘画技巧,提升审美与创作能力,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但对写意画接触少。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身心发展迅速,渴望展现自我。不过,写意画注重意境和神韵,用笔用墨技巧难掌握,学生在表现松鹤形态和神韵上会有困难。教学中应多示范、多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突破难点。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感受写意画松鹤作品的意境和神韵,提高对艺术的感知能力。 2. 体会松鹤象征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审美理解。 艺术表现 1. 掌握松针、松干和鹤的写意绘画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作品。 2. 运用写意笔触手法,表达松鹤的形态和精神内涵。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在《松鹤延年图》创作中融入个人创意。 2. 尝试不同表现形式,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文化理解 1. 了解写意画起源和发展,认识其文化价值。 2. 理解松鹤在中国文化中的寓意,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写意画特点和松鹤寓意。 2. 掌握松针、松干和鹤的写意绘画技巧。 3. 运用写意笔触手法进行《松鹤延年图》创作。 难点 1. 体会写意画意境和神韵,用笔墨表达。 2. 把握松鹤形态特征,画出其精神气质。 3. 在创作中融入个人创意,展现独特风格。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知导入 展示作品并提问 (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绘画作品,一幅是写意画,一幅是工笔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2) 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两幅作品,能说说它们各采用了什么绘画技巧吗?”给学生留出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3)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4) 在学生回答后,对写意画和工笔画的特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写意画注重意境和神韵,工笔画注重工整细腻。 (5)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相较于工笔画,写意画更强调内在精神实质的表现,松和鹤象征着长寿和吉祥,那大家能不能用写意的方式来表现它们呢?”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6) 展示一些松鹤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松鹤的形态和神韵,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7) 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写意画松鹤。 (8)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和达到的要求。 1. 观察展示的绘画作品。 2.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3.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4.感受松鹤的形态和神韵。 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 表达能力: 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作品和提问,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写意画和工笔画有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新知讲解 写意画概念讲解 (1) 运用多媒体展示写意画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写意画的定义:“写意是艺术创作术语,与‘写实’相对,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 (2) 讲述写意画的起源和发展,提到它最初起源于绘画,兴起于北宋,要求在形象之中有所蕴涵和寄寓,让“象”具有表意功能或成为表意的手段,成为中国艺术审美重心自觉转向主体性的标志。 (3) 对比写意画和工笔画的特点,举例说明写意画更注重意境和神韵的表达,而工笔画更注重工整细腻。 (4) 展示一些写意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写意画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形象的表现和内在精神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