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5710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6809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年,六年级,五四,教版,地理,第三章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单元复习 要点一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1.图示法表示七大洲的分布及分界线 2.四大洋的分布 大洋名称 位置(周围的大洲) 太平洋 被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 大西洋 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 印度洋 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四个大洲包围 北冰洋 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大洲包围 [典题1]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大洲,据图判断甲、乙、丙三个大洲依次为( ) A.亚洲、非洲、欧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欧洲、亚洲、非洲 D.亚洲、非洲、北美洲 (2)下列能正确表示图中四大洋面积大小关系的是( ) A.a>d>b>c B.a>c>b>d C.a>b>c>d D.b>a>c>d [变式练1]地图是地理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的扭曲。戴马克松地图是第一张世界视像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变形的各个大陆。读图,完成(1)~ (3)题: (1)图中④⑥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脉 D.巴拿马运河 (2)图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 A.被③④⑤三大洲包围 B.也是世界面积第二大的大洋 C.被①②③④四大洲包围 D.通过白令海峡与印度洋相通 要点二 海陆变迁与大陆漂移 1.判断是否为海陆变迁现象   关键是明确是否发生了由海洋变成陆地或由陆地变成海洋的变化。一般情况下,陆地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海底的人类活动遗迹、古河道,填海造陆等,能够证明海陆变迁。简而言之,在海底发现陆地上地理事物的遗迹、在陆地发现海洋生物遗迹都能成为海陆变迁的证据。 2.证明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证据 (1)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非洲在轮廓、古老地层、生物等方面存在相似性。 (2)根据测量,大西洋、红海在扩张,太平洋、地中海在收缩。 (3)人造卫星的精密测量表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与美洲大陆之间以平均每年5.1厘米的速度靠近。 (4)人们在南极大陆发现了煤。 [典题2]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肯氏兽是2亿年前的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成因比较合理的是( ) A.动物迁徙 B.人类活动 C.气候变化 D.大陆漂移 [变式练2]“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下列不能作为“沧海桑田”证据的是( ) A.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的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 D.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要点三 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理现象 1.一般来说,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可联想到位于板块交界处;高大山脉的形成、海洋面积的缩小可联想到板块的碰撞挤压;海洋面积的扩大和陆上裂谷的形成可联想到板块的张裂。 2.板块运动知识的答题模板 (1)海洋的扩张或缩小:某海洋位于某板块与某板块的张裂或碰撞挤压地带,所以不断扩张或缩小。 (2)山脉的形成:某山脉位于某板块和某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 (3)火山、地震的发生:某地位于某板块与某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典题3]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地震危险程度的分布,颜色越深代表地壳运动越活跃,危险程度越高。读图,完成(1)~(2)题: (1)美国本土西部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是因为其地处( ) A.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 (2)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应对措施得当的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