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实验7 粗盐的初步提纯 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1.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2.依据探究目标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体会合作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学业要求 1.通过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掌握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技能。 2.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能设计出简单的物质分离或除杂的方案。 3.通过小组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溶解、过滤等,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称量、量取、溶解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这为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该实验也为高中化学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学习埋下伏笔。 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溶解、过滤、蒸发等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和原理,进一步熟练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物质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微观上理解过滤的本质,构建物质分离的模型,形成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的认识、从混合物中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思想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来学习粗盐的提纯,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学习重结晶法提纯物质,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自己看书便能找到答案,但是这样是不符合化学学科特点的,更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来解决生活和生产上的实际问题,既将旧知识进行巩固,又学习了新方法。 素养目标 1.能根据实验步骤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并能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2.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3.通过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中严格的次序性以及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如溶解时玻璃棒的搅拌作用、过滤时滤纸的折叠和放置、蒸发时玻璃棒的搅拌和液体量的控制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2.理解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原理,让学生明白每种操作的目的和依据,从而建立起物质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续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入] 出示图片,海水晒盐。 海水经过风吹日晒所得到的是粗盐,里面含有很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仔细观察。 [温故知新] 教师提出问题:海水晒盐所得到的粗盐中氯化钠含量不是非常高,所以一般不能用于食用和工业生产,需要除去其中的难溶性杂质。同学们想一想:怎样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想法先进行肯定,再继续提问过滤完以后得到的是什么 [提问]那如何能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呢 [教师]强调此过程为蒸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粗盐提纯需要四个步骤:称量、溶解、过滤、蒸发。 [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 进行探究] 1.称量与溶解。 请学生说出称量和量取所需要的仪器。 [教师]用托盘天平称取2 g粗盐,并用量筒量取10 mL 蒸馏水要注意哪些事项 溶解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学生演示实验操作。 [教师]将称好的粗盐溶于水中,溶解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过滤 [教师]过滤操作中首先要制作过滤器,还记得如何制作过滤器吗 找学生上台演示。 观察、聆听、思考 回忆并讨论: 有的说粗盐颗粒太大,可以洗洗; 有的说可以将粗盐研磨成粉末…… 经过大家的讨论得出:先研磨再溶解、过滤 回忆,讨论 思考并回答:是食盐溶液 加热,把水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