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6435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5-09-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26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会的,-2024-2025,中国特色,必修,统编,政治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科书 书 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征和影响,理解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原因 。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将四者运用到生活中,用生产与消费的观点去看待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分析现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 3.价值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的不足,从而认识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点,是学生使用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征以及影响 3.掌握社会基本矛盾 教学难点: 1.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任务 同学们预习教材内容 二、新课导入 从根本上讲,我们坚信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这有助于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我们现在在哪儿,我们将往哪儿去,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现在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乘坐时光飞船,带领大家来一场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穿越之旅吧 ! 三、知识讲解 第一站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具体表现为生产工具是石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 1.共同劳动(劳动方式) 2.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 3.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4.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原始社会基本生活单位: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1.氏族的管理方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全体成年人行使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 氏族长和军事首领是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的。 2.氏族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的解体: 1.原因: 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 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4)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第二站 奴隶社会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資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出现了,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著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阶级的含义:阶级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集团。阶级实质上是经济范畴。 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 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宇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