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7544

4.《走进地域民间美术》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1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98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走进地域民间美术,教案,格式
  • cover
《走进地域民间美术》教案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赣美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材围绕地域民间美术展开,介绍了民间美术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通过展示不同民俗活动中的民间美术内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在婚丧嫁娶、节庆赛事等方面的体现。教材引导学生探究同一种民间美术在不同地域的特点及原因,为学生认识和欣赏民间美术提供了丰富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文化认同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美术基础,但对地域民间美术了解较少。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在分析和理解民间美术与地域文化关系时可能存在困难。教学中可结合生动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破理解障碍,增强他们对民间美术的感知和理解。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够敏锐感知不同地域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造型等外在特征。 2. 体会民间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审美情趣。 艺术表现 1. 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2. 尝试借鉴民间美术元素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创意实践 1. 分析民间美术在不同地域呈现差异的原因,提出创新性见解。 2. 开展小组合作,设计与地域文化相关的民间美术创意方案。 文化理解 1. 深入理解民间美术与地域文化、民俗活动的紧密联系。 2. 增强对地域民间美术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了解民间美术与地域文化、民俗活动的紧密联系。 2. 掌握同一种民间美术在不同地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 培养学生对地域民间美术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难点 1. 深刻理解民间美术作品所反映的地域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从地域文化角度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差异。 3. 激发学生对地域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民间美术实物、绘画工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民俗活动视频 (1)播放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民俗活动的视频,视频中要清晰展示春节的春联、窗花、新衣,元宵节的灯会彩灯,端午节的龙舟等民间美术元素。 (2)在播放过程中,适时暂停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民间美术内容。 (3)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哪些民间美术元素。 (4)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参与这些民俗活动时见到的民间美术作品。 (5)展示一些不同地域民俗活动中民间美术的差异图片,如不同地区的春联字体、风格,不同样式的窗花等。 (6)引导学生对比这些差异,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7)提出问题:民间美术作品如何反映地域文化?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8)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进地域民间美术。 1. 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寻找视频中的民间美术元素。 2. 踊跃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民间美术作品。 3. 仔细对比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差异图片。 4.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 分享积极: 思考深入: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民俗活动视频和展示图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为后续探究民间美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奠定基础。 新课讲授 活动一:感知 交流 分析民俗活动中的民间美术 (1)再次展示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民俗活动的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这些活动中能发现哪些民间美术内容及其特点。 (2)巡回指导各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色彩、造型、材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3)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4)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补充,总结民间美术在这些民俗活动中的表现特点,如春节的民间美术色彩鲜艳,寓意吉祥;元宵节的彩灯造型多样,工艺精美等。 (5)展示一些其他民俗活动中的民间美术作品,如婚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