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 学习目标 栏目导航 新课导入 课程讲授 课堂小结 当堂评价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的大小。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用密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经历运用密度鉴别物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的解释,学会将密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188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的密度时,使用两种来源的氮气进行测定,以便于比较。一种氮气是从空气中去掉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以后得到的,密度为1.2572克/升;另一种氮气是从氨中得到的,测定的密度为1.2408克/升。细心的瑞利重复做了十几次测试,结果都相差0.0001克/升左右。 1894年3月,瑞利在英国皇家科学研究会上介绍了关于氮气密度的实验,并分享了自己的困惑。会议结束后,苏格兰化学家威廉·拉姆齐找到他,兴奋地说:“您好,一年前我也遇到过这事,还在研究呢。我敢说,空气中得到的氮气一定含有较重的杂质,可能是未知的气体。” 1894年,瑞利与拉姆齐合作,从空气中取得的氮里分离出另一种当时还不知道的气体———氩。 瑞利因此发现获得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姆齐因此获得同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氩气发现史:小误差引出大发现 。 新课导入 鸡尾酒为什么会分层? 密度公式的应用 利用ρ=m/V计算密度 利用m=ρV计算质量 利用V=m/ρ计算体积 课程讲授 1.从密度的公式 ρ=m/ V可以得出 m=ρV 对于不便称量的庞大物体,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质量。 2.从密度的公式 ρ=m/ V可以得出 V=m/ρ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不便测量的较大物体,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体积。 3. 密度的公式 ρ=m/ V 鉴别物质。 密度公式的应用 例: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碑身高37.94m,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怎样知道碑心石的质量? 已知: 求: 解: a=14.7m,b=2.9m,h=1m,ρ=2.8×103kg/m3 m V=长×宽×高 =14.7m ×2.9m ×1m=42.6m3 m=ρV=2.8×103kg/m3×42.6m3 =119×103kg=119t 答: 碑心石的体积 碑心石的质量是119t。 例:某钢制零件的质量47.4g,请计算此零件的体积。 m 由 = __ V V= __ m 解:此零件的体积为 V= __ m = 47.4g ——— 7.9g/cm3 =6cm3 答:此零件的体积为6cm3。 密度表 例:已测得戒指的质量为4.4g,体积为0.5cm3,它是不是真金的? 解:此戒指的密度为 m __ V = = ——— 4.4g 0.5cm3 =8.8g/ cm3 因为 < 金 所以戒指不是纯金的 答: 此戒指不是纯金的。 例:有一个体积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 已知: 求: 这个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方法1:密度比较法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方法2:质量比较法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假设这个铜球为实心,则: 方法3:体积比较法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 = 球的体积 – 实心部分体积 = 40cm3 -35.5 cm3 = 4.5 cm3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温度 密度与物质鉴别 密度知识的应用 根据密度 ,密度变小; 气体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气体受热膨胀, 体积变大; 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片周围,又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