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A层 基础必会】 考点一 音调 1.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 有关。 2.为了提高二胡的音调,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将二胡的弦调紧点 B.将二胡的弦调松些 C.换用一根较粗一点的琴弦 D.用力拨动琴弦 考点二 超声波和次声波 3.聪明的海豚会做算术加减法运算,当驯兽师问海豚“2+3等于几”时,海豚就会敲五下麦克风。实际上是有人在台下吹了5下哨声。海豚能听到而人听不到哨音,这其中的道理是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海豚的听觉频率为150 ~150 000 Hz,台下人吹的哨声是一种 声波,故人听不到。 4.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因为( ) A.蚊子飞行时用力大 B.蝴蝶飞行时,根本就不发声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低于人的听觉范围 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考点三 响度 5. (2023·潍坊中考)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音调升高 B.音调降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6.如图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 (选填“大”或“小”)。 (2)实验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显示 (选填“乒乓球”或“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选填“有关”或“无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 考点四 音色 7.班会课上小红向同学们交流物理学习心得,门外正好路过的物理教师一听就知道是小红在发言,他作出判断依据是( ) A.人们的音调不同 B.人们的响度不同 C.人们的音色不同 D.人们的声速不同 8.(2023·宿迁中考)琴和瑟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可以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琴和瑟可以发声,是由于弦的 产生的,能辨别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 考点五 声音的波形图 易错点:不理解音调与波形的关系 9.(2024·淄博质检)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波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B.波形的高低是相同的,即响度相同 C.波形总体上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音调相同 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也就都不同 易错点 不能正确区分响度和音调 10.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层 能力提升】 11. (多选)(2024·烟台期中)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为了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12. (2023·淄博市期中)我区“玩物悟理”视频号上发布了张店八中薛熙雯同学用自制乐器演奏《青花瓷》的小视频。如图为她制作乐器所用到的材料:几根同样的橡皮筋,一个空纸盒,一支斜插的笔。若用相同的力从上至下拨动每一根橡皮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响度从大到小 B.响度从小到大 C.音调从高到低 D.音调从低到高 13.(2023·益阳中考)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在距今4 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笛和大鼓。关于笛声和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